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賴活著 - 20.站在青春的暮年

20.站在青春的暮年[第1頁/共3頁]

或許在這裡我不該該談太多存亡的題目,如許的話題太沉重了,分歧適本書的原則。何況,遵循陳腐的說法,這也有點觸晦頭的忌諱,有些話弄不好真的會一語成孅。聞名作家鄭振鐸一日跟朋友劉****閒談,問劉****:“你曉得人如何死法最痛快?”劉****無從置答。振鐸說:“人最好從飛機上摔下來,死得最痛快。”不料,1958年10月17日,鄭振鐸帶領中國文明代表團赴阿富汗拜候,因飛機出事死,長年61歲。是不是有點可駭?

40多歲疇昔了,我仍冇有一個真正的家。家是甚麼?是一個屋子上麵養著一頭豬。但是我的屋子在那裡?我鬥爭了幾十年了,卻冇能趕上房價的竄改,現在還是一個“房奴”。看著身邊的那些人,住上樓房、彆墅,並且把多餘的錢,買了幾套房放租,本身就感覺實在活得太窩囊。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國度正在宏觀調控房價的瘋長,但麵對這天文數字一樣的樓價,一聲感喟。

我這裡說本身站在芳華的暮年,是遵循本身另有暮年來計算的。想起疇昔的日子,真的就像一股雲煙。在這40多歲的年初,本身有需求回顧,總結一下本身所走過的門路,盤點本身的收成。正像我在前麵說過的一樣,一小我,在這個多難多難的天下上,實在上,他活到三歲,三十歲、一百歲,都是非常不輕易的。而至於筆墨音韻學家錢玄同說的:人40歲就該死,不死也要槍斃。我不曉得他是出於甚麼考慮。

過後,跟一名與我一樣磨難深重的朋友提及這事,他鼓掌大呼:從飛機摔下來?太好了!實在如許最好,像我們這類小人物,老是在餬口中苦苦掙紮,就算掙紮到100歲,也不能給家裡帶來充足的餬口,如果摔下去了,還能獲得一筆補償款給家人,讓他們過上略微安靜一點的餬口。如果你抱病了,不謹慎被人誤殺了,那才費事,因為你得不到一分錢的補助,這纔給家庭帶來無窮的災害。

瞻望本身的將來,我真的很悵惘。不過有一句話是如許說的:活著就有但願。那真是一句廢話一樣的哲語,深含禪機,但又一定每小我都能參透它。朱枸先生“死”過一回後,倒是感到甚深。固然現在我現在冇能看到一點但願,我還是但願有朝一日能夠時來運轉,在厄運重重、連吃豆腐也崩掉大牙的時候,卻發明崩掉我大牙的竟然是一塊代價連城的寶石!明天冇有產生,那我就等後天;40歲等不到,那我就比及50歲;50歲等不到,那我就比及60歲、70歲!《康熙王朝》內裡的歌曲:“我真的還想再活100年”,那麼我說,我真想活到100年!直到比及為止。

曾經,我們幾個記者朋友聚在一起,說著說著,也說到“死”的這個話題來——我們向來冇有如許毫無顧忌地提及它,或許我們都在有望的餬口中折磨得太深了,都深感絕望了。1994年5月,凱文·卡特,南非拍照記者,獲得美國普利策優良拍照獎,兩個月後,他33歲他殺身亡:餬口中痛苦太多,歡愉太少。同窗李某說,我但願我在70歲那年,被兩個爭風妒忌的女人在背後一槍打死。而一個花花公子說,我但願到我70歲那年的某一個陰沉的春季,大喝一頓,然後找本性感女人一颳風騷,在**到來的時候,斷氣身亡!問我如何?我說,順其天然,統統由命,朱枸先生如果死了,那恰是“地府之下,才子又添一人”。世人撫掌大笑,將麵前的啤酒一乾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