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被自儘[第1頁/共5頁]
漢中方麵,周訪揚聲攻劍閣,實在主力指向巴中。李雄一開端還真被騙了,命李壽率軍前去劍閣禦敵,成果李壽相稱上瞭望,就見華軍連營數裡,旗號密佈,但朝夕兩餐燃起的炊煙卻並不甚多……
楊虎去後不久,周訪便至垂死之際,臨終時命書記草擬奏書,懇請以半子陶瞻暫領漢中軍。他還關照周撫、周光道:“道真有乃父士行動恃,天子必信,是故命其領軍。我與陶士行訂交莫逆,既死,汝等當以士行動父,目道真為親兄,勿生疑忌,毋相犯也。所可慮者,唯有楊虎,但汝等三人同心,則楊虎不能為惡。”
因而郭默便遣人往長安傳旨,表示使者,要其勸說高樂他殺。使者會心,便即馳往長安,釋高樂於囹圄當中,宣讀詔命,完了說:“汝本當極刑,天子顧懷舊情,不忍加誅。但是疇昔淮上‘風林火山’四營,即便副督皆為國度重將,唯將汝閒置於漢中,本乃天子決計保全之意也。汝卻強請從周公征巴氐,於劍閣一朝棄軍而逃,莫非就不慚愧嗎?另有何顏麵苟活於人間?
——實在就算冇有炊煙的縫隙,李壽也遲早能夠瞧出不對來的——看營盤貌似好幾萬人馬,且有周訪大纛,但你既然來了,不成能就跟關下一向歇著兵,涓滴也不做攻關的嘗試吧?
為了供應河北和幷州的戰事,郭默、楊清等東挪西湊,不免捉襟見肘,因此裴該多次命令關中供輸。隻是新朝肇建,關西多戎,不免某些部族大民氣生疑慮,複為人所煽動,在處所上掀起了大大小小的亂子來。秦州遊遐為了鎮撫,雍州荀崧、裴粹為了自保,都被迫召聚屯丁,擴大兵馬,導致冇法按原打算完成對洛物質的供應。
好不輕易到了靖德元年的仲春底,秦州亂戎連續被安定,另有一些直接就散了——多是已經轉為農耕的氐、羌,這得趕回籍去播種啊——遊子遠亦釋還半數丁壯歸屯,並彙集陳穀兩萬斛,運往關中。荀景猷、裴公演得報,大鬆一口氣,也即釋還屯丁去春耕,且傾空府庫,向河南供輸四萬餘斛糧。
“何如自作裁斷,天子聞而必憫,將大撫卹汝老婆,汝之令名,尚可保全一二,豈不是好?既曾為將,又何必懼死,使畢生擔當羞名啊?”
陶瞻是陶侃次子,但已經年近四十了;周撫為周訪宗子,卻纔二十歲出頭。按照風評,周撫剛毅而有父風,但其統軍作戰的才氣卻遠不及乃父,並且一向在老爹暗影裡活著,就算有些天賦,也還冇能表示出來。
裴該聞言乃笑笑說:“朕亦年青,初北伐時,也無甚遠名啊。且周士達當世奇才,子不若父,也屬平常。”因而定策,仍以陶瞻為梁州刺史、梁益都督,但彆任漢中太守,而命周撫以少將、旅帥的身份,加任都督府司馬,實際把握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