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外兵進京[第1頁/共5頁]
因為整整三個月的時候,兩軍始終在長高山區對峙,固然趙軍的堡壘多次被王齕衝破,但很較著撤退不遠,且主力未喪,尚能恪守新壘,才使秦王被迫要使反間計。從趙王多次命廉頗出戰來看,即便趙軍稍弱於秦師,兩邊兵質、兵數,相差不會太多,則守易攻難,一旦秦軍進步之勢受挫,士氣必定降落,再想攻破廉頗堅壘,難度是相稱大的。
他和殷嶠詳細地研討了一番當前的局勢,殷嶠說:“祖公於滎陽隔絕賊勢,前後一月,雖失厘、隴諸堡及敖倉,卻使石勒再難寸進,在某看來,賊已將強弩之末,不敷為得了。”但隨即就略略一皺眉頭,又說:“隻是剋日朝中常有攻訐祖公,雲其不能進破羯虜,唯期坐守,致數十萬賊逡巡不去,誠恐威脅洛陽……”
孫珍奉告裴詵,以張異為首,有一群小吏暗中串連,以推戴大司馬為名,似欲在洛複興風作浪,我現在已經打入了他們內部。但詳細情勢,尚且不明,搞不清楚他們究竟是羯賊的特工呢,還是王子賜的私家……
“後漢之時,何氏掌兵權,而袁氏為士大夫魁首,但合力同心,足可定朝綱而安社稷。惜乎何遂高不自傲,乃召外兵入京,遂有董卓之亂……”
荀道玄由此才與祖士言連袂而來,向叔父問計。他先陳述了一番本日的變故,祖納隨即便道:“舍弟但籌劃軍務,於政事向來陌生,乃召裴盛功入京……”頓了一頓,抬高了聲音說:“此舉,無異於開門揖盜也!還望太尉互助,籌劃應對之策。”
裴詵並不如何懂兵戈,但他因受裴該的影響,而在軍事上天然信賴祖逖,再加殷嶠也認同祖逖之策,乃覺當前滎陽的戰局,與秦趙長平之戰差相彷彿。那麼在這個接骨眼上,最可慮的事情,就是朝廷易將,或者逼迫祖逖需求出戰不成了。
隨即裴詵又在殷嶠府中,奧妙會晤了一些人,都是他佈設在洛陽的棋子——裴詵和王貢,分擔東西方的諜報事情,但權柄範圍有所交叉,並無一條明白的分邊界,因此對於都城洛陽,兩人都各自有所安插,並且相互間不通動靜。
荀組荀泰章已經六十多歲了,垂老邁矣,身材衰弱,精力倦怠,因此固然掛著“錄尚書事”的頭銜,名義上執掌朝政,卻常常稱病不肯赴省辦公,把擔子全都交到了侄子荀邃肩上。他曾經慨歎荀邃兄弟從政經曆還不敷豐富,行事常常有所疏失,不然的話,我也能夠跟梁芬普通告老致仕,去保養天年了。現在風雲動亂,稍有不慎,即便雲端鴻鵠也能夠出錯灰塵,以是罷了,我再催促老骨,攙扶你們兄弟幾年吧……
因此固然逐步卸下肩上的重擔,卻命荀邃,逢有大事,或者難以定奪者,必然要來跟我籌議。
裴詵就問了:“聞剋日有非議祖公之用兵者,得非彼等所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