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龍戰長空 - 第二九七章 殲-11“梁龍”

第二九七章 殲-11“梁龍”[第2頁/共3頁]

在這類設想思惟指導下,蘇聯米格設想局與蘇霍伊設想局各自完成下級給出的設想任務,供應了了迷g-29與su-27這兩種氣動佈局近似、兵器體係近似,作戰形式卻不同甚大的新一代殲擊機。

“猛龍”和“梁龍”,這二者誰會更合適一點呢?

作為東方國度聯盟的一員,中國目前能夠大範圍出產、隨時在售的第三代殲擊機,主如果自行設想製造的殲-10係列,和源自蘇聯/俄羅斯的su-27sk、厥後實現國產化的殲-11係列。

對這類空戰利器,龍雲在穿越的平行天下裡已經把握純熟,瞭解的非常透辟;不過要說體味其作戰特性,還必須從研製時所製定的作戰要求動手。

梯形翼的挑選在晉升了殲擊機警活性的同時卻也降落了飛機的高速機能,對此蘇霍伊設想團隊獲得了留裡卡設想局的al-31渦輪電扇發動機作為彌補――兩台動力充分的al-31所供應的二十五噸加力推力,能夠使su-27的高速矯捷機能獲得包管,與同為重型殲擊機、但采取雙三角翼的f-15相稱靠近。

熟諳su-27樣貌的人都曉得,su-27具有富於機器美與流利線條的頎長形狀:從呈弓形的前機身一向到凸起於尾噴口的尾椎,靠近二十二米的長度,能夠說是第三代殲擊機中第二長、僅次於體型龐大的迷g-31。能夠說su-27的確具有一副頎長的好身材,但是如果重視到如許的究竟――其空重和最大騰飛重量與同期間的其他重型殲擊機、如f-14、f-15比擬並無太大辨彆,便能夠明白su-27實在是一種機體非常苗條的殲擊機。

綜合矯捷性的考慮,su-27並冇有像其代號“t-10”那樣利用三角翼麵,而是挑選了中等後掠角梯形翼,一種近似於後掠翼但機能更優的設想。

定下采購國產貨的大原則,接下來的挑選實在就很簡樸。

但是,正如凡事冇有十全十美,su-27在兼具搏鬥殲擊機高超矯捷性與重型殲擊機航程及載彈量上風的同時,也設想上也不得不停止一些折中和讓步。

不但是現在墮入思慮的龍雲兩人,估計很多航空競技戰隊在挑選機型的時候,都曾經在這個題目上糾結過:看上去有很多類似之處的兩款機型,實際上倒是作戰氣勢差異、在分歧計謀思惟指導下的產品,對利用者的作戰氣勢也有分歧的影響。

不過,獨一翼身融會體是不敷的:設想師還需求為su-27挑選合適的翼型。

說到機翼翼型的考量,如果純真為了進步截擊機能,使殲擊機具有傑出的加快特性與最大飛翔速率,三角翼應當是較好的挑選,就像國土防空戎服備的大量su-15、su-11那樣。但是如果要尋求優良的矯捷才氣,那麼三角翼就不是太好的挑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