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論語 - 第4章 論語為政(1)

第4章 論語為政(1)[第1頁/共4頁]

②北辰:北極星。

在本章裡,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涵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跟著春秋的增加,思惟境地慢慢進步的過程。就思惟境地來講,全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體味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放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擺佈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認識和作人的法則融會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品德涵養達到了最高的境地。孔子的品德涵養過程,有公道身分:第一,他看到了人的品德涵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太長時候的學習和熬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品德的最高境地是思惟和言行的融會,自發地遵循品德標準,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合用的。

①以是:所做的事情。

【原文】

①詩三百:詩,指《詩經》一書,此書實有305篇,三百隻是舉其整數。

③不惑:把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利誘。

孔子說:“(周君)以品德教養來管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本身居於必然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抱在它的四周。”

【評析】

【評析】

③思天真:此為《詩經·魯頌》上的一句,此處的“思”作思惟解。天真,一解為“純粹”,一解為“直”,後者較妥。

【註釋】

子遊問甚麼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隻是說能夠扶養父母便充足了。但是,就是犬馬都能夠獲得豢養。如果不用心貢獻父母,那麼扶養父母與豢養犬馬又有甚麼辨彆呢?”

①子遊:姓言名偃,字子遊,吳人,比孔子小45歲。

2.10 子曰:“視其以是①,觀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

【註釋】

②蔽:概括的意義。

④恥:恥辱之心。

這一章講孔子的教誨思惟和體例。他不對勁那種“整天不違”,向來不提相反定見和題目的門生,但願門生在接管教誨的時候,要開動腦筋,思慮題目,對教員所講的題目該當有所闡揚。以是,他以為不思慮題目,不提分歧定見的人,是笨伯。

⑤孟孫:指孟懿子。

【評析】

【原文】

④共:同拱,環抱的意義。

【本篇引語】

【原文】

③所安:所安的表情。

【原文】

④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安排的事情。

【註釋】

孔子說:“我十五歲發憤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主;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利誘;五十歲曉得了天命;六十歲能精確對待各種談吐,不感覺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端方。”

孔子期間,可供門生瀏覽的書還不很多,《詩經》顛末孔子的清算加工今後,被用作課本。孔子對《詩經》有深切研討,以是他用“思天真”來概括它。《論語》中解釋《詩經》的話,都是遵循“思天真”這個原則而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