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孟春紀第一[第1頁/共4頁]
黃帝言曰:“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是月也,命樂正入學習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澤,犠牲無用牝,製止砍木;無覆巢,無殺孩蟲、胎夭、飛鳥,無麛無卵;無聚大眾,無置城郭,掩骼霾髊。
三曰:倕,至巧也。人不愛倕之指,而愛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愛崑山之玉、江漢之珠,而愛己一蒼璧小璣,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為天子,不敷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成以易之;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畢生不複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達乎性命之情也。不達乎性命之情,慎之何益?是師者之愛子也,不免乎枕之以糠;是聾者之養嬰兒也,方雷而窺之於堂;有殊弗知慎者。夫弗知慎者,是死生存亡可不成未始有彆也。未始有彆者,其所謂是何嘗是,其所謂非何嘗非。是其所謂非,非其所謂是,此之謂大惑。若此人者,天之所禍也。以此治身,必死必殃;以此治國,必殘必亡。夫死殃殘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壽長至常亦然。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則其至不成禁矣。此論不成不熟。
孟春行夏令,則風雨不時,草木早槁,國乃有恐;行秋令,則民大疫,疾風暴雨數至,藜莠蓬蒿並興;行冬令,則水潦為敗,霜雪大摯,首種不入。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萬物章章,以害平生,生無不傷;以便平生,生無不長。故賢人之製萬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則神和矣,目明矣,耳聰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節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謀而當,不慮而得;精通乎六合,神覆乎宇宙;其於物無不受也,無不裹也,若六合然;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此之謂全德之人。貴富而不曉得,適足覺得患,不如貧賤。貧賤之致物也難,雖欲過之,奚由?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機”。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靡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貴富之而至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貴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誇以名也,為實在也。則此論之不成不察也。
四曰: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於公。嘗試觀於上誌,有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於公。故《鴻範》曰:“無偏無黨,霸道蕩蕩。無偏無頗,遵王之義。無或作好,遵王之道。無或作歹,遵王之路。”
孟春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壽,物者抇之,故不得壽。物也者,以是養性也,非以是性養也。當代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不知輕重,則重者為輕,輕者為重矣。若此,則每動無不敗。以此為君,悖;以此為臣,亂;以此為子,狂。三者國有一焉,無幸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