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審分覽第五(2)[第2頁/共4頁]
七曰:聽大世人議以治國,國危無日矣。何故知其然也?老耽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有金鼓,以是一耳也;同法律,以是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以是一眾也;勇者不得先,懼者不得後,以是一力也。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夫能齊萬分歧,愚智工拙皆極力竭能,如出乎一穴者,其唯賢人矣乎!無術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強速貫習,不敷以成也。
莊王圍宋玄月,康王圍宋蒲月,聲王圍宋十月。楚三圍宋矣,而不能亡。非不成亡也,以宋攻楚,奚時止矣?凡功之立也,賢不肖強弱治亂異也。
齊簡私有臣曰諸禦鞅,諫於簡公曰:“陳成常與宰予,之二臣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也。相攻唯固,則危上矣。願君之去一人也。”簡公曰:“非而細人所能識也。”居無多少,陳成常果攻宰予於庭,即簡公於廟。簡公喟焉慨氣曰:“餘不能用鞅之言,乃至此患也。”失其數,無其勢,雖悔無聽鞅也,與無悔同。是不知恃可恃,而恃不恃也。周鼎著象,為其理之通也。理通,君道也。
執一
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與不知者議之也。絕江者托於船,致遠者托於驥,霸王者托於賢。伊尹、呂尚、管夷吾、百裡奚,此霸王者之船驥也。釋父兄與後輩,非疏之也;任庖人釣者與仇敵仆虜,非阿之也。持社稷建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猶大匠之為宮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數矣。故小臣、呂尚聽,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裡奚聽,而天下知齊、秦之霸也。豈特驥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