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地理[第3頁/共4頁]
馬來半島降雨充分,河道密佈,河道根基以骨乾山脈為分水嶺,彆離注入南中國海和馬六甲海峽。較大的河道有Sungei Pa-hang(彭亨河),源於彭亨西北部骨乾山脈以西,長475千米,注入南中國海;Sungei Perak(轟隆河),源於轟隆北部與泰邦交界處的高山,長400千米,注入馬六甲海峽;Sungei Kelantan(吉蘭丹河),源於丁加奴高原,注入南中國海。彆的另有注入南中國海的Sungei Trengganu(丁加奴河)、Sungei Dungun(龍運河)、SungeiRompin(羅賓河)和Sungei Endau(興樓河),注人馬六甲海峽的Sungei ng(巴生河)、Sungei Bernam(波南河)、Sungei Muda(穆達河)、Sungei Kedah(吉達河),以及注入柔佛海峽的Sungei Johor(柔佛河)等。
馬來半島的地貌特性是多山,縱向平行擺列著一係列山脈,從西到東,有Banjaran Bintang(濱登山脈)、Banjaran Titiwangsa(骨乾山脈)、Banjaran Gunung Tahan(大漢山脈)和BanjaranTimur(東岸山脈)。骨乾山脈及其以西諸從屬山脈,均源於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初期山係;大漢及東岸山脈則更加陳腐,乃天生於古生代結束之際。因為地處熱帶,曆經上億年的風剝雨蝕,除大漢山脈外,其他山脈頂部原有的極厚的堆積岩早已不見,導致花崗岩岩體外裸。骨乾山,顧名思義,是馬來半島的一座最首要的山脈,被稱做半島脊背,北起泰國,南至森美蘭,長約483千米(300英裡),寬約48千米至64千米(30至40英裡),稀有座岑嶺,此中最高者為Gunung Chamah(哥布山),海拔2171米,是半島東、西兩部的分水嶺。馬來半島最高的山嶽是Gunung Tahan(大漢山),海拔2 187米。
馬來半島的山脈集合在中部和北部,構成同一塊山核(themountainous core),就在其地點的高地上,有金馬侖(彭亨境內)、丁加奴等高原。位於半島中東部的丁加奴高原,包含本農(Be-num)、大漢、東岸等山脈的北部山脈,呈極度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