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議事[第1頁/共5頁]
佟國維忙歎道:“現在的貪風真真是了不得!本來順治爺年間,一任知府下來,不過三五萬的出息,現在十五萬還打不住!不貪,這些銀子那裡來?納捐授官,原是平三藩、西征時,為斥地財路,采納的應急辦法,可倒好,竟成了常例,有了錢買官缺,有了權再撈錢買大官,將本求利,滾雪球兒似的……這個吏治,主子一想起來就痛心疾首,該到整治的時候了!”
康熙俄然感覺頭一陣眩暈,兩腿一軟,跌坐在炕上,倒抽了一口寒氣,神采慘白。官員們借債他是曉得的,但將國庫借空,聞之能不驚心!很久,康熙方拈鬚長歎道:“好一個太子,理的甚麼家,都到了這境地,還瞞著朕!”
馬齊也紅了臉,說道:“佟中堂!贓官墨吏有一個糾察一個,辦一個,這能叫不教而誅麼?皇上的聖訓十六條已經公佈幾十年了,四書五經也不是客歲寫出來的,我說鬚生常談,是客氣。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那是陳腐無能!”
康熙身子一傾,問道:“據你看來,甚麼是最要之務?”
“回皇阿瑪的話。”四阿哥叩首道,“實在兒臣一片美意,也冇有越權行事。河防不牢,不當場籌銀,再從戶部調銀,怕誤了事。再說戶部的景象兒臣也略知一二,要拿出這多銀子恐怕一時也很難湊手……”
佟國維介麵道:“萬歲爺聖慮深遠,主子愚不能及!倘若為清吏治,引發朝野動亂,燒香引鬼,拒狼入虎,反倒更難善後!那年於成龍在山東,試行官紳一體納糧,弄得讀書人罷考,差點激出民變!殷鑒不遠,豈可健忘!治本不如治本,據主子想來,無妨先從讀書人做起。讀書人冇有廉恥,做了官能夠廉潔?以是應下詔切責各省督學,直到訓導、教諭,逢士宣講聖訓,激起天良,挽回頹風。吏部考功司,糾察一個贓官,辦一個,兩端夾著,庶幾能夠漸漸廓清。”
康熙這才曉得,上書房大臣中定見也不分歧,遂緩過色彩說道:“你們天然是美意,但須知天下事興一利必有一弊,叫人防不堪防。天下承平之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四,朕要說你一句,辦事當真是好的,但要寬寵遇人,下頭的人有他們的難處,你凡事要設身處地替人家想想:你不但剝削了一省的生耗,還要從鹽商身上打主張,如何不招人怨?你們去吧,先去見見太子,隨後朕另有旨意。”
佟國維聽了隻一笑,馬齊卻道:“若論待人,還是太子爺、三爺和八爺;若論辦事,主子倒覺得少不了四爺如許的當真勁呢!”
待二人冷靜叩首出去,康熙歎道:“老九是個傻大膽兒,老四做事邃密,隻本性中帶著刻薄。”
四阿哥將虧本一合雙手捧著遞了返來,說道:“皇阿瑪,既是鹽梟反叛,請皇阿瑪準了安徽梟司衙門的奏,出兵彈壓!鹽梟混亂國政,早該痛加整飭,現在順勢一舉查辦,恰是機會,兒臣包管半月以內便可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