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天下戰事(三)[第1頁/共4頁]
張獻忠號令兵士,專砍女子的纖足,每個兵士必須起碼進獻十雙小腳。那些如狼似虎的兵士專門搜尋女子的纖足,隻要遇見女子當場先將腳砍下來。不到半天虎帳中的小腳已經堆積如山。張獻忠命人將彙集來的三寸小腳堆成一座山的形狀,稱為蓮峰。
接著,在崇禎朝作過一個月大學士的文震孟的兒子文秉,更上先帝諡號曰‘烈宗正天子’。”固然文秉的觀點在當時很有代表性,遺民們出於亡國的慘痛和對故國深切的記念,對於作為故國標記的最後一個天子不免要表示出特彆的熱忱。
如趕上有孕者,剖腹驗其男女。對度量中嬰幼兒則將其投擲空中,下以刀尖接之,觀其手足飛舞而取樂。此定名為“雪鰍”。稍大一些的兒童或少年,則數百人一群,用柴薪燃燒圍成圈,兵士圈外用矛戟刺殺,看其呼號亂走以掃興趣。此定名為“貫戲”。
不過看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諜報今後,吳世恭倒是對薛勇的西北攻略平增了很多信心。隻要薛勇的聲東擊西戰術一見效,李自成的大順軍必將不複存在。罷了經自我毀滅的張獻忠更是不敷為懼了。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彆人是虎毒不食子,張獻忠卻來了一個自毀他殺。某日晚,他的一個季子經鞠問前,張呼喊,子未應,即命令殺之。第二天晨起悔怨,調集妻妾責問她們昨晚為何不救,又命令將諸妻妾以及殺季子的刀斧手悉數殺死。
何況“自古艱钜獨一死”,崇禎天子畢竟是殺身就義了,那死就被看作壯烈不凡,是合互乎大道的“仁”,乃至連在死前逼殺後妃也成了“義”,不爭天命也成了“智”,臨死前的一句激憤之言也成了“禮”,仁義禮智俱全,的確是獨立於六合之間,垂則於千秋萬代。
好笑的是,這些大臣們就忙著玩這些筆墨遊戲,卻不把心機放在如何來保住南明小朝廷上。RS
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和崇禎天子他殺身亡的精確動靜,是在八月下旬才傳到南京的,明朝身在南京的大臣們,在大悲大慟當中,趕緊籌辦擁立新君。因而各派政治權勢嚴峻地爭鬥廝殺了一個來月,最後定立福王朱由崧為帝,改元弘光。
弘光帝於玄月十五日即位,即位後當即就降旨為崇禎天子議上廟諡。玄月十五日,諡號議定,全稱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天子”,廟號“思宗”廟號、諡號用“思”、用“烈”,特彆凸起對崇禎帝“殺身成仁”的痛悼。
遵循普通的事理,張獻忠既然入川建立了大西國,他就應當把這個天府之國當作本身的按照地來好好管理,冇想到他卻滅儘人道地停止著季世狂歡。
攻陷成都僅仲春,殺進士、舉人、貢生一萬七千人於東門外。又調集生員,拿出一麵一百平方尺的大旗,令其在上寫一滿幅“帥”字,且須一筆書成,能者免死。有夾江生員王誌道縛草為筆,浸大缸墨汁三日,直書而成。張獻忠細心看後曰:“爾有才如此,他日圖我必爾也!”馬上殺死祭旗。歸恰是不講理的搏鬥,底子讓那些士子冇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