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末瘋狂 - 第七百八十一章深入交談

第七百八十一章深入交談[第2頁/共4頁]

一聽這話,秦公公就點了點頭。這計謀與楊嗣昌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計謀是一脈相承的,並且很合適崇禎天子的情意。是以,作為內侍的秦公公就不怕崇禎天子會有非難,因而他就吹噓了吳世恭一句:“雜家向來得知長敬家學淵源,熟知兵事。你所說的確切大妙也。”

“那我就先說遼東。朝廷從京營給我調撥一萬人馬,再下諭讓吳三桂分給我二萬。有了六萬兵馬,我將在二個月內攻至鬆山,先把洪督師這一萬官軍挽救出來。以後就隨機應變了。如韃子勢單力薄,我將帶領著聯軍接著北上援救錦州,爭奪把錦州城內的祖總兵這一萬多兵馬救出。如果韃子確切勢大,也隻能讓錦州城內的祖總兵聽天由命了。我將率聯軍順次撤回塔山、杏山,再把這兩城內的官軍撤回寧遠和山海關,加強這兩城的防備。”

實在吳世恭在這番話裡玩了一個小把戲。固然從防備的角度看,如許的說法並冇錯。但是當年的孫承宗製作寧錦防地,是以防備堡壘戰,打擊直至絞殺掉滿清的儲存空間的。如果朝廷一旦同意了放棄錦州等四城,那明軍將在遼東完整喪失了打擊才氣,底子威脅不到滿清。這也讓滿清能夠完整騰脫手,肆意地從長城各關隘入關劫掠。

“我們要說遼東,也不能存眷遼東一偶,要從全部天下局勢來看。現在陝賊在中原橫行無忌,而韃子在遼東殘虐橫行。以我大明國力,已經不能再兩麵開戰了。是以,必選其一。而陝賊禍害的是中原之富庶之地,而韃子橫行在關外,則都是蠻荒之地。是以,從任何方麵挑選,都是應搶先陝賊,後韃子的。我製定的方略就是攻陝賊、守韃子。”

“我說的不是不留重兵,而是這裡的兵留的太多了。”吳世恭趕緊解釋道,“現在寧遠這裡有著吳三桂的四萬兵馬,而山海關內有著精兵一萬,彆的塔山另有七千,杏山另有六千,再加上我的汝寧軍三萬,足有九萬多兵馬。這麼多的兵馬,如果不考慮打擊,一力防備的話,那也太多了一些。依我看,有著4、五萬就充足了。”

吳世恭對秦公公開釋出的美意,淺笑了一下作為迴應。他接著說道:“那麼既然對韃子是要守,實在就是要守住孫太師當年營建的寧錦防地。而寧錦防地的目標就是要防住韃子從山海關入關。那麼有十座城當然輕易擋住韃子,不過就算是隻留下一座城擋住了韃子,也算是達到了目標。既然如此,錦州等四城也就不算是最首要了,放棄了也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