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3頁/共3頁]
秦軍海軍依托靖江島的岸炮和水雷戍守還行,至於派海軍去擯除鄭芝龍,恐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楊慎放下酒杯說道:“秦王,臣覺得光是派惠登相一萬雄師前去,另有不當。韃子占據江南之時,嘉定、太倉、鬆江府這些州縣是抵擋最狠惡的處所,嘉定還被李成棟搏鬥過幾萬百姓,各州縣的士紳富戶也多遭殺掠,對本地的耕織形成了嚴峻影響。”
四廂匠戶皆無恒產,率以駕船為業。原規定有船者,隨其大小,報名分司,置籍紀之,以聽本部之差,彆衙門不得擅撥。彆的,另有內官監匠,禦馬監匠、看料匠、更夫、橋夫等職員。”
實在這算不上甚麼好差使,是以鬆江府將要作為全部江南的試點,除了安撫百姓,規複耕織以外,還要重新清丈地盤,查辦降清官員,分田分地。
糧草方麵,光是江西與湖廣,因為推行了很多新式作物,糧食產量大增,包管軍隊供應也不成題目。
“是,秦王,龍江船廠在永樂朝後,根基停置,在弘治年間被分為前廠與後廠,到嘉靖年間,因倭寇擾亂本地,朝廷要造船抗倭,龍江船廠曾獲得不小的規複;
楊慎起家拜道:“臣領命。”
作塘裡水麵澄碧,倒影著天光雲影,作塘兩側雜草叢生,野鳥群飛。遐想當年,無數工匠在這裡勞作,場麵熱火朝天,一艘艘震驚天下的钜艦從這些作塘進入長江,駛向大海,構成龐大的艦隊,遠渡重洋,揚威四海。
秦牧想了想。最後挑選了大理寺卿楊慎巡撫鬆江府:“楊卿,軍用布之事是你提出的,就由你出巡鬆江府吧,清丈地步之事,能夠漸漸動手,紡織之事,定要儘快規複,以供軍需。”
“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