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使女[第1頁/共5頁]
鄙諺說得好“貧民孩子多,凹地蛤蟆多”,朵兒父親張四與頭前娘子養了兩男一女,與繼配又養兩女一男,又非大戶人家,如何養得活?丫頭頂好前程倒是與大戶人家作使女,次一等生而溺之。是今後孃待這“賠錢貨”如何,他也渾不料。自幼缺衣少食,朵兒很有些呆相,更加不受待見。既程老太公要買,李四領了一兩銀子,尚覺占了便宜,忙不迭將朵兒賣與程家作使女。
小樂兒扯著小喜兒道:“我好姐姐,人急得上火,你看得可樂。”
秀英啐她一口:“好個利口老貨,我便與你錢,也與你足足,且不拿那九二串[1]與你。”
朵兒猶不敢接,李媽媽見她不識好歹,玉姐又一臉絕望,不由道:“怎不識汲引?姐兒與你吃哩。”朵兒狠擦把眼睛:“二孃說,敢接旁人東西,叫人說她餓著我,便要打死我哩。彆說我哭了,哭了也要打。”
世人又一齊談笑戲鬨。
“……”
朵兒終究道:“我隻聽大姐兒。”
李媽媽道:“哪來嬸子,這般狠心?”
王媽媽見狀也把頭兒一低,聲音壓得低低:“我老婆子活了五十歲了,向來嘴快,定不叫你坐臘。”
秀英道:“媽媽是做慣了白叟了,倒要勞動媽媽尋摸兩個聽話好丫頭與我家大姐兒使。”
一語未畢,便見小樂兒跳將起來:“可不得了,我出門兒走一遭,竟閃了這事兒。”悔得直跌腳。小喜看了暗樂,看夠了小樂悔怨模樣,方道:“冇出息小東西,看這把你急,你儘管把娘子伏侍好了,娘子自帶了你去。”
林老安人截口道:“你個刁鑽老貨!府君家買了兩個養娘,還花了上百銀子哩,錢多錢少,哪有個足字?我要那頂好,你又有了?休要說嘴,隻說你能拿得出來罷。”
秀英道:“好如何,次又如何?”
程家卻不坐等王媽媽動靜,小樂兒因得了王媽媽謝錢,往外買了三升瓜子兒,四週一分,搬張小凳兒與迎兒等一處磕著瓜子兒說話。小喜笑道:“你這婢子倒靈醒曉得貢獻我。”吃小樂打了一巴掌:“有得吃還堵不住你嘴。”
小樂兒便知有事,笑道:“好妹子,我不問她,我隻問你,你說與我聽罷。”又抓一把五香瓜子兒塞與迎兒。迎兒道:“太公說開春了,要往鄉間住幾日,也是踏青,也是看看他們種田上不上心。我們便有跟著去,有來看家……”
想尚未春耕之時,花木未發,草都不長一顆,又有甚都雅?又有甚能看?程老太公原就不為看景而來。
作者有話要說:[1]按事理,銅錢串起來,一百個是一陌,一千個是一貫,但是實際餬口中,會有打折,就是一陌不敷百,一貫不敷千。九二串,就是一陌隻要九十二個,以此類推。實在九二串還算刻薄,叫長錢,另有八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