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歸宗[第3頁/共6頁]
屋內朵兒漲紅了臉,含淚道:“我纔不會害姐兒!我也理得我娘墳!”
雖聽不得後果結果,卻也能猜得,裡頭小茶兒說話如同籌算盤:“你讓一步,人進十步哩,讓無可讓,你隻好去死哩!死算好哩,再狠一狠心,將你賣往那險惡處所,生不如死都有!”
朵兒大聲道:“我比你曉得哩!誰個對我好,我便對誰個好!纔不是不識好歹人哩!”語畢便衝出門去。玉姐忙一閃,朵兒卻刹住了腳。玉姐訕訕隧道:“我寫完字兒,聽你們這裡有響動,來看看哩,做甚哩?我還冇進過你們屋裡瞧咧。”說著佯伸了頭往裡去看。
程謙也被蘇先生逼勒著習字。
玉姐知她出去,也不昂首,還是臨她帖。待寫好曬乾墨跡,方捲起來往蘇先生處交功課。蘇先生傳授功課,與旁人也冇甚分歧,也是上課時候講事理,下了課佈下功課。不過他比平常先生來頭大些,管得嚴些,張口說事理大些罷了。玉姐打小兒頭一個徒弟就是他,也冇得比、也冇得挑,風俗整天然,便就是他了。
玉姐便於聽課背書之餘,又臨起帖兒來。程老太公父子兩個也是讀書人,雖知名家法帖,倒好有幾本好拓本。蘇先生自家倒是書法極好,玉姐倒是臨他字多些兒。家中放著如許一名先生,哪個字兒寫不好了,便央他寫來照著臨,於玉姐而言,是再便利不過了。
當下又尋了林秀纔等親戚、紀主簿等街坊,於契書上畫押,裡正又往衙裡走一遭。程謙便寫作洪謙,成了家中戶主,秀英亦改入洪謙戶內,唯玉姐尚留於程氏戶籍。洪謙與秀英且不搬場,先程宅住著,等著穀旦。
秀英因思紀主簿家對自家頗多照顧,也欲與娥姐做臉,拿出金子來與娥姐打了一副分量實足金鐲子,是江州城馳名技術,上頭龍鳳鑿得精美欲飛。
小茶兒嘲笑一聲:“眼下家裡與你吃穿與你月錢,你比他們一家子過得都好哩,你說看不看顧得過來?”
“你了,他們且要昧了你好處方肯修一修。將你賣了、你不了,哼!他們豈會再理睬你娘?還不如你自家看顧哩!”
作者有話要說:[1]傳聞,這類伎倆叫做側麵描述,翻譯過來就是:露一小側臉兒。
以蘇先生之當真,程謙比玉姐尤苦,蓋因玉姐初學,好像一張白紙,蘇先生想如何教便如何教。程謙成年男人,早經讀書識字,已養出些謄寫風俗來,須得先掰正了,再依蘇先生之意傳授。
娥姐夫家是城中一李姓大戶,李家現有個十七歲攻書兒子,紀主簿看這李家孩子年紀悄悄書卻讀得似模似樣,便取中他做了半子。兩家看了日子,隻待來歲春季結婚。
工夫是無情,秀英兩個尚未想出萬全之策,年又至,程家胡亂過完這一年,開了春兒未幾時,倒是程謙契滿。林老安人冇何如,轉與秀英道:“一拖二拖,相互麵上都欠都雅,乾脆一咬牙辦了罷。本該把玉姐與你有個倚仗,家裡又實少不了她,且將她留下罷。你去喚孫半子來,先往衙內與他立了戶,你也與他作一處。搬家卻不必急,我且你清算了嫁奩,擇個穀旦,大吹大打地疇昔纔好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