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準備[第5頁/共8頁]
秀英道:“咱家根底這裡,到了京裡,冇著兒式微兒。紀家嫂子說,娥姐信裡說,便是有錢,也難京裡尋覓著好房兒哩。且半子父母都其間,玉姐隨我們去了京裡,結婚時再送他返來?你……就這般捏得穩瓶兒,兩家都往京裡去?”
秀英既不須變賣房產、鋪子,便省了很多心,先尋袁媽媽來,如此這般一說,袁媽媽聽聞與她女兒說親,天然是心。然她們母女兩個,拿主張卻反是小茶兒,是以袁媽媽道:“兒大不由娘,我須問問那丫頭哩。”秀英道:“她是個懂事丫頭,內心明白著,如果旁個胡塗蟲兒,我也懶待問你們,胡亂配了了賬。尋你便是要問你們。”袁媽媽千恩萬謝了,自去尋小茶兒。
九哥屬兔兒,因申氏故,吳王妃對申氏所齣兒子也略上心。蓋因申氏不管做繼母、嫡母,皆可圈可點,又照顧酈玉堂甚有功績。酈玉堂是吳王妃少子,申氏對她兒子好,吳王妃自對申氏也好。九哥出世時,吳王妃也歡樂,除開麵子上犒賞,又以將宮中賜與她一雙玉兔兒與了九哥。等九哥長大,申氏便將玉兔兒交與九哥把守,哪料他轉手贈與娘子了。
這麼想著,何氏便當作一件大事來辦,壓箱底兒金飾都翻出來了,都嫌不好。咬咬牙,將攢下來一匣子寶石拿出來,挑出幾顆大紅寶石,又取一小包金子,雇乘轎兒,親去金銀匠人那邊,訂下全部金頭麵來。返來路上愣住了轎兒買幾匣上好細點,往洪宅去尋秀英說話。
洪謙道:“京中餬口,也冇那麼難。夠了。我有功名,一起帶些貨色去,也不消抽稅。旁不須多帶,本地土產略帶些兒,倒是胡商上回販來胡椒,十足帶了去。”天朝本不產胡椒,皆是胡商販來,“椒”之意,乃是有重味之香料,加一“胡”字,便是說明其出處。既是本地不產,天然物以稀為貴。向來有兩入天朝,一是西北水路,二便是這東南水路。水運比陸運,都是量又大,破鈔又少。胡椒京中,也是個高價,且不易得。再這個實是比帶甚土儀劃算。[1]
何氏笑著介麵道:“過了年,你家洪兄弟再中個進士,大姐兒出門子時也都雅――嫁奩備得如何了?既然妯娌是尚書家孫女兒,嫁奩想不會次了,大姐兒這副嫁奩可不敢輕了。看府君家九哥兒也是邊幅堂堂,一副有福模樣兒,將來怕不有大出息哩。”
洪謙道:“這事須問問袁媽媽與小茶兒兩個,忠仆可貴,萬毋因一時配錯了人,鬨得離了心。”秀英道:“這個我卻醒得。且袁媽媽我也不想叫她跟著去,咱家人丁少,她也費事兒。那家裡人丁多,幾個兒媳婦兒各有陪房,一處混,縱再敦睦,玉姐有親婆婆看顧,人又機警,自是無事。朵兒認個死理兒,隻跟著玉姐也無礙,小茶兒奪目,人欺不得,袁媽媽倒是個誠懇頭兒,不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