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準備[第6頁/共8頁]
九哥看也不看他一眼,儘管把墨錠裝了。書童兒道:“哪怕自家寫個字兒呢?是九哥自家情意。總拿貴重東西送,顯得太上心了。好似……娶了媳婦兒,忘了娘……”說到後,叫九哥看得住了嘴。
這頭袁媽媽回了秀英:“死妮子不肯開口哩,怕還得老婆子再問問她。”秀英笑道:“普通養閨女,你心我怎地不知?就這一個閨女,揹著抱著怕摔怕化,叫她多想想,也是好。不拘哪一個,她出門子,我與她鋪蓋頭麵,布衣裳。”袁媽媽忙叩首謝了。秀英道:“她是個有主張,你不須掛記,且玉姐身邊,她們兩個,好著呢。玉姐自看顧她。”
秀英道:“咱家根底這裡,到了京裡,冇著兒式微兒。紀家嫂子說,娥姐信裡說,便是有錢,也難京裡尋覓著好房兒哩。且半子父母都其間,玉姐隨我們去了京裡,結婚時再送他返來?你……就這般捏得穩瓶兒,兩家都往京裡去?”
小茶兒方放了心,又想了兩日,終是先與玉姐說了苦衷。玉姐道:“明智兒現服侍著先生哩,我先問娘,若難堪,再問問先生。”小茶兒道:“若難堪,說不得,也隻好作罷了。我總不與姐兒分開。”玉姐道:“又渾說,我且問去。”
秀英道:“那家裡九哥上頭另有三四個哥哥婚事未辦哩,他家六哥定是京裡吏部孫尚書孫女兒,結婚也要到京裡,便拖住了。正恰好兒,我也不捨得玉姐這般小便要嫁人,多養她二年,總也養得起。”
洪謙一點頭:“此事便交與你。”秀英道:“那玉姐隨咱上京,怎生與親家說來?他家五哥帶著娘子回京上玉牒兒,親家都抽不開身歸去哩。”洪謙道:“這處所兒有多肥厚,你與親家做胡商買賣當曉得,縱是親王家兒子,京中豈許他這裡多留?且他又是個不會運營,不出二年便有人要擠他出這裡。總要回京。”
何氏也拿出渾身解數來,與秀英拿主張,要多少緞子多少絹綢,金飾要哪些兒好,又有傢俱要甚樣,頂好要再放些兒書畫:“你們家也是讀書人,府君也好這個。”
這些事兒全何氏眼中看得清楚,再不能似先前那般相處。又娥姐隨夫上京數年,與父母骨肉分離,每有手劄至,雖是報喜不報憂,何氏也看得出來,這京中餬口實比不得江州。洪謙赴京,何氏還想著,起碼也要托他捎封信去。
卻說秀英策畫好了嫁奩,待飯後洪謙喝茶閒坐,不讀書時,拿來與洪謙看。洪謙看一眼票據,道:“你看著辦便好。”秀英道:“書畫哩?家裡另有些兒,卻不敷上好。”洪謙道:“那也冇甚大不了,又不是這二年便要過門兒,今後有是機遇弄來。”且另有蘇半仙兒呢,玉姐出門子,他要不寫些甚送來,倒不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