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不慈[第3頁/共11頁]
那頭皇太後朝上發威,將幾個進士出身官兒奪官發落,說有些個讀書人是“貪名好利偽君子”,官家隻好躲著不出頭兒。洪謙曉得她是指桑罵槐,又上一表,直指皇太後乾政“牝雞司晨”。也幸虧他敢說,也幸虧官家護著他。官家見洪謙罵人,便與洪謙撐腰,說他是“貞介樸重之臣”,端的是站他腰背麵扶著他站。
洪謙笑摸金哥之首,道:“也好。”秀英便問洪謙金哥如何上學,洪謙道:“叫明智兒跟著他去就是了,過些光陰與他買個書童兒聽使。先雇輛車兒,大些了教他學騎馬,便與他買匹馬來騎。”金哥眼中放光,立正了站好,洪謙不由莞爾。
這日倒是鐘慎夫人邀人賞花吃酒,秀英玉姐亦與,玉姐那邊見著很多女孩兒,皆是不識,便與六姐、七姐歎道:“江州時還道我們已見過世麵了,現在才知何謂井蛙之歎。”她兩個不熟諳京中人物,是以大娘便遊說申氏,使六娘孫氏領她們一處。孫氏素京中,閨閣中馳名流物她皆見過。一一指與三人。
洪謙道:“她是朱家人,我自姓洪,家下先人你過年也拜來。”說完,便一撩衣襬,直個與她賭個誓。秀英聽他說:“若姓朱來,管束身敗名裂。”忍不得,吞聲而泣。她與玉姐普通,內心也有計算,十餘年伉儷、父女,略上上心,也知洪謙模樣兒不大對了。他又是北地逃往江州,常日裡舉止也與旁人分歧。都城大街冷巷恁熟,官話說得恁好。
作者有話要說:[1]《世說語》裡段子,提到肝腸寸斷這個成語時候,普通都會提這個典故。
申氏念一聲佛,麵上笑意壓也壓它不住。她幾個兒媳婦便管秀英叫“嬸子”,圍簇著直說嬸子是福星。申氏也喜不迭,笑道:“那回蘇先生使他家兒孫來,我們家阿誰,送客走了便與我說蘇家孩子如何如何好——這卻不是緣分了?未知是哪一個哩?”
然不消數日,卻又有洪謙是朱沛流言傳出,言他奸猾虛假,不顧人倫,數典忘祖,是個好邀名偽君子。直至有禦史參這位洪同僚,言昔年識得朱沛人說,他耳上有紅痣等表記。世人往洪謙耳上看,果有人看著了一顆紅痣。
待飯畢,秀英叫申氏攔著,便將能說都說了,又說蘇平之母胡氏:“極潔淨和順一小我兒,眉梢眼角兒都透著和藹。那樣人家,說句不好聽,哪敢有不好婦人呢?”申氏想,自家閨女也不是不識禮數冇個心眼兒,往那等書香人家裡去,也是合意。
申氏再不賣關子,直說:“要將蘇先生第二個孫子說與六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