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清末英雄 - 第五十一章 沖刷

第五十一章 沖刷[第3頁/共7頁]

楊銳正在想著的時候,章太炎有些鎮靜的道:“早前還冇有發明這兩句是先人加的,現在看來這兩句刪掉去更合適老子的本意,有這兩句倒真是不當了。”

“那我問你,史記所載但是實在?”章太炎見楊銳不信,辯駁道。

楊銳道:“早前讀過,現在倒是健忘了。”

古文是楊銳的弱項,倒是章太炎的剛強,把話題引到這裡。恰好撓中章太炎的癢處,他聞談笑道:“老子所著這品德經,本不叫做品德經。或是叫老子,或是叫五千言,而後那些酸儒,亂改名字,更加了講究甚麼仁義品德。便把此書改作品德經,戰國之書除了竹簡,也是有帛書的。這經籍八成是那羽士照著戰國帛書抄的。”

“確切是有本來的模樣,隻是大師都健忘了吧。哎,漢人之本來模樣,載於山海經中。”章太炎說完則是長歎,彷彿在可惜。

“工部局不敢再對你下毒手,但是滿清那邊就難說了。我們是想以保外救治的體例提早把你救出去,再則來歲四蒲月將開一次擴大性集會,好安排下一步的反動的方略。”楊銳解釋道。

品德經幾千年傳承,錯字彆字很多,但要說整句話刪了可出來冇有過。章太炎獵奇的道,“不是抄漏了吧?”

“嗬,本來是韃子的嘍囉啊,難怪藏有道家文籍。看來這書倒是真的了。”章太炎恥笑道,怕楊銳不解,接著道:“太清宮必然是全真教的道觀,而這全真教為宋末時王重陽所創,其弟子丘處機毫無骨氣,被蒙古韃子封為國師,掌管天下玄門。這些道家文籍,便是阿誰時候網羅過來的,這太清宮為全真教之餘脈,有此文籍也是普通。”

“嗬嗬。中國自古史家,都扯謊話,其他不說,就說這孔子,史記上如何說的?說‘孔丘,賢人以後,滅於宋’,可若再細究,既是宋人,那麼便如宋國國祖普通,是殷商遺民。當時武王伐紂,伯夷、叔齊餓死不食周粟,箕子外遷朝鮮,而微子降周,故分封於宋,始有宋國。這孔子是宋國人,當為殷商一民,他不思故國,卻一心從周,其所謂的忠,忠在那邊?孝,孝在那邊?司馬遷敢寫孔子是殷商遺民嗎,不敢!中國後三千年文明,自有史乘開端便被竄改,我們如果要行文明之反動,當要上溯三千年,從殷商開端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