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沖刷[第7頁/共7頁]
楊銳指著前次看的處所道:“這裡把那一句‘魚不成脫於淵’給刪掉了。”
楊銳話語曬脫,士紳們不知所措,但是門生們倒是笑著鼓起掌來,而本日來的那些洋人,見慣了中國人的拘束呆板,現在初見這麼一個不受陳規、坦誠自如的中國人,頓時有了很多好感。
“嗯,儒家看起來仁義品德,倒是哄人罷了。上位者哪有仁義可言。”楊銳一貫對滿口仁義品德的人絕無好感。仁義品德何用,除了愚民以外彆無用處。現在中國三十萬小門生和四億多仆從,就是儒家帶來的。
“即然如此,那漢人不興,國興何益?”章太炎彷彿進入了狀況,就差把紙扇扇風,“我再問,竟成可知我漢人本來模樣?”
“嗯。極其首要。”章太炎撫須說道,“或者說為學術之驚人發明也不為過。”
“嗬嗬,這也是被酸儒們改了,史記最早改,而後明朝時有人著封神演義,直把事情說的吵嘴倒置。武王姬發伐紂時的牧誓,不過是說紂王聽信婦人之言,母雞司晨罷了,除此,另有何罪?而後武王姬發打下朝歌,殷民不平,他隻得請教殷賢箕子,箕子教誨其洪範九疇,武王照行,但幾年後他身故政息,其弟文王為彈壓殷民,這才演易建製。中國政治文明之竄改,莫劇於殷周之交,此前君臣名分不決,而後愈到厥後,就愈是君君臣臣。這老子一書,便是作於周朝末年,他思及殷商,對比周朝,故意而發,有感而作。不過,此書因韓非的解老喻老,袒護千年。
“記得有。可這又能申明甚麼呢?”
章太炎話題一扯就是千年,楊銳隻在金庸武俠內裡看過王重陽丘處機這些人的,想不到這些人竟然還是真的,難怪當時候射鵰豪傑傳出報,章太炎激烈要求把丘處機給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