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頁/共3頁]
很久,初陽英娘相互拭乾淚痕,又相握一笑,決然回身再無回顧,海波中唯有小狐聲聲叫喚:“吾必返來,吾必返來。”
回望媽祖安但是立、笑容和煦,初陽頓有雨後初霽之感,斂衽為敬道:“情之所繫,在乎故裡,在乎親朋,在乎鄉黨而終至神州萬民。因小及大,因近而遠,因私論公,終可胸懷天下,何來寂寂之思鬱鬱之結?”
“恰是。林師叔既知其事,何不一勞而永逸,免南海疆域再生波瀾?”英娘蹙眉相問,想是不欲神州複興兵戈。
“不錯。我弘願濟世而捐軀於此為神,日日得神州漁民香火,雖千年萬年不得少離,又豈敢稍有疏失之心?”媽祖還是是笑意淡淡,語聲輕柔,無甚豪言卻視千年如等閒。
媽祖若能窺得民氣,溫談笑道:“無家何故成國?無國何故立家?戀棧少時居處未為私心,平浪抑波救困濟難本是吾責,失職儘責與有情故意豈無益矛堅盾之想?”
媽祖也不推讓,以指尖微蘸茶湯勾畫於桌麵,茶湯氤開彷彿是一副江山地理圖:左岸而下有交趾、寮國、暹羅、彭亨諸國;右岸卻見呂宋、馬來、蘇門地點;中間無數島礁若隱若現,大小不一,至遠者曾氏暗礁乃是神州邊境儘處。
一一報告結束,初陽突而問道:“神州承平好久,傳外夷蠢蠢欲行不軌之事,不知林師叔可知否?”
“當年葦原賊寇流竄溫陵、潮汕、雷州一帶,林師叔多有助力剿除,今時又何不早做定奪?”初陽輕聲問道。
“剛纔林師叔側耳聆聽之意,莫非是用心聆聽方為慈悲之始?”英娘也心有所感,輕聲問道。
媽祖自居主位,初陽英娘下坐相陪,小狐不敢冒昧隻依偎初陽足下以示畏敬。俄頃有雙鬟女兒嫋嫋而來,奉茶於客又悄悄闊彆。此茶湯色金黃,香氣彪炳,想來亦是昔日林家慣常風味。
立於九牧林的匾額之下,向內望可見新式湄洲天井寂寂,向外則見南海萬千魚族自在安閒,初陽不知為何俄然憶起前人聯句:碧海彼蒼,夜夜此心何所寄;瓊樓玉宇,依依高處不堪寒。
“我等當護守神州一脈不斷,而非一味代行其事。且回望神州數千年,不時有人物風騷於世,代代有誌士勇於擔責,此血脈不息,又何必多有喟歎?”媽祖看慣人間變遷,早已不因些許小事而動容。
“血脈不斷?林師叔此話甚是有理。想我行來,神州有師者昂首甘為孺子牛,有匠者雖守祖上遺言但非拘束無變,有農家死守如一可抗巨浪滔天,有漁民恪守祖業不肯略加讓步,便是生變又何懼之有?”初陽幾次點頭,心中頃刻安如泰山。
海風拂麵,帶來遠處遇險舟船上人伸謝之聲:媽祖娘娘慈悲,媽祖娘娘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