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1頁/共3頁]
“疥癬之疾,猶未足害,何必如此著緊?況神州邇來奢糜之風益重,無有禍害之視,我等憂心又有何用?”媽祖點頭說道,“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千古不易之理。”
三人皆是偷得浮生一時閒,倒也不再坐而論道,擺佈不過閒話些神州今昔之變。初陽雖得蒙氏指導路子,但南海疆域之間誰能及媽祖娘娘所知之詳,因此再三探聽。
此語雖不該景,心中卻有寥寂之感油但是生。光陰悠悠,故園幾曾忘?人事幾番新?永鎮南海,護佑一方,未知可有煢煢伶仃之心?初陽胡亂測度,又豈敢透露於外?
媽祖若能窺得民氣,溫談笑道:“無家何故成國?無國何故立家?戀棧少時居處未為私心,平浪抑波救困濟難本是吾責,失職儘責與有情故意豈無益矛堅盾之想?”
“不錯。我弘願濟世而捐軀於此為神,日日得神州漁民香火,雖千年萬年不得少離,又豈敢稍有疏失之心?”媽祖還是是笑意淡淡,語聲輕柔,無甚豪言卻視千年如等閒。
“血脈不斷?林師叔此話甚是有理。想我行來,神州有師者昂首甘為孺子牛,有匠者雖守祖上遺言但非拘束無變,有農家死守如一可抗巨浪滔天,有漁民恪守祖業不肯略加讓步,便是生變又何懼之有?”初陽幾次點頭,心中頃刻安如泰山。
“我等當護守神州一脈不斷,而非一味代行其事。且回望神州數千年,不時有人物風騷於世,代代有誌士勇於擔責,此血脈不息,又何必多有喟歎?”媽祖看慣人間變遷,早已不因些許小事而動容。
“剛纔林師叔側耳聆聽之意,莫非是用心聆聽方為慈悲之始?”英娘也心有所感,輕聲問道。
媽祖也不推讓,以指尖微蘸茶湯勾畫於桌麵,茶湯氤開彷彿是一副江山地理圖:左岸而下有交趾、寮國、暹羅、彭亨諸國;右岸卻見呂宋、馬來、蘇門地點;中間無數島礁若隱若現,大小不一,至遠者曾氏暗礁乃是神州邊境儘處。
初陽聞言而起,正欲相謝一二,卻見麵前人、物儘數化作虛無再無陳跡,而己身穩穩落於一環形礁島之上。英娘還是身畔,小狐仍然懷中,方纔統統便如這海霧普通褪去,不留一分一毫,便要覓尋又該向那邊去尋?
立於九牧林的匾額之下,向內望可見新式湄洲天井寂寂,向外則見南海萬千魚族自在安閒,初陽不知為何俄然憶起前人聯句:碧海彼蒼,夜夜此心何所寄;瓊樓玉宇,依依高處不堪寒。
行行複行行,邊境終有儘。遠遠瞥見曾氏暗礁上神州所立旗號,色彩雖已老舊,尾飾雖有脫落,但仍然矗立不倒。跨過此處,便是告彆神州往他鄉而去,初陽雖是夙來蕭灑也不免心口一緊,眼眶一紅。而英娘早有珠淚滴落,任其顆顆與海水混為一體。小狐亦是愁緒滿懷,再無嬉鬨之色,離鄉遠走誰能不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