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五百七十三章 新羅之人,貪小利而惜身

第五百七十三章 新羅之人,貪小利而惜身[第1頁/共4頁]

「諸卿另有甚麼觀點。」李治端坐在桌案以後,目光安靜的看著世人。

裴行儉,劉仁軌,郝處俊,哪一個不是有潑天大功。

畢竟不是每一小我都是劉仁軌和薛仁貴的。

新羅和吐蕃之間遠隔萬裡,相互之間能夠信賴就已屬希奇,但在這類環境下,他們還能夠及時的互通動靜,這多少有些魔幻了。

在場眾臣同時低頭,他們內心都曉得,對於這位平滅高句麗,平滅百濟的天皇大帝,新羅的存在和背叛,讓他的這份功業冇法達到美滿。

「很難。」劉仁軌接話,點頭說道:「我朝在安東都督府,有兵力三萬,但是分駐各城,火線也就一萬餘人,然新羅有三四倍於我,稍有倒黴,雄師頃覆就在瞬息之間,不成圖之幸運。」

李賢立即站到了大殿中心,對著李治沉沉躬身:「兒臣遵旨。」

當然,疆場之事不能純以經濟而論,不然的話,就是北宋靖康之恥的了局了。

李絢這話實際上是直接點出了新羅真正忐忑的心態,他拱手說道:「如果我朝倔強,在開戰之處,便能狠狠的重創於敵,作出冒死之舉,則以後即便是天時不準,天時不便,亦可安閒而退。」

「喏!」李絢再度拱手,說道:「陛下,新羅和吐蕃之間固然相互勾連,但相互信賴虧弱,如果說此時吐蕃有使來長安請和,新羅使者雖一定會信,但必會猜忌,乃至會找人重新聯絡吐蕃……」

若說有大功於朝,在場何人不有大功於朝。

「不錯。」武後率先點頭,在場重臣同時躬身。

「的確如此,新羅雖儘起雄師,但與我戰事發作之地,僅在買肖一城。」裴行儉長鬆一口氣,說道:「臣本來覺得,新羅也在等我軍暴露馬腳之時,再傾力來攻,現在看來,其是否要攻,還是不決之間。」

眾目睽睽之下,李絢很謹慎的拱手道:「臣媒介,不過一二妄念罷了。」

李治一句話,全部東島將來的局麵,已經完整底定。

李絢所說的將來有太多不肯定的能夠,以是世人從一開端就將這些能夠給剔除了。

不過凡是會呈現敗者大敗虧輸,但勝者卻一無所得的征象。

「倭國。」李絢神采凝重的看向李治,沉聲說道:「陛下,自從白江口一戰以後,倭國便已經被我朝打服,多年裡一向調派大量遣唐使前來我朝學習大唐文明,但是其雖為我朝敗將,但戰力亦不成能忽視,最關頭者,其就在新羅東南百裡以外,半日便至。

李絢再度躬身道:「陛下,現在已臨初冬,如果我軍陣型妥當,後盾充沛,不漏涓滴馬腳,新羅也隻會占些便宜,可就怕氣候冰冷,山路崎嶇,我軍不免會暴露馬腳。機遇一到,新羅人必然會如同瘋狗一樣的直撲上來,到時結局如何,甚難預感,當年楊廣撤兵便是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