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五百七十三章 新羅之人,貪小利而惜身

第五百七十三章 新羅之人,貪小利而惜身[第2頁/共4頁]

李絢對新羅之人的體味,恐怕也是全部大唐起碼有的。

「倭國。」李絢神采凝重的看向李治,沉聲說道:「陛下,自從白江口一戰以後,倭國便已經被我朝打服,多年裡一向調派大量遣唐使前來我朝學習大唐文明,但是其雖為我朝敗將,但戰力亦不成能忽視,最關頭者,其就在新羅東南百裡以外,半日便至。

不過凡是會呈現敗者大敗虧輸,但勝者卻一無所得的征象。

支出少,回報大,玩的就是心機戰。

確是一員良將,穩守安東不成東西,但想要讓做到以一敵百,乃至複刻白江口一戰的局勢,恐怕很難做到。

李絢微微直起家,神采寂然起來:「陛下,一開端可略作諱飾,然後生出思疑,最後去和吐蕃聯絡,或者我朝有內鬼,讓其曉得此中本相,讓其放心下來,但也就在此時,讓其偶然間曉得我朝真正的殺手鐧。」

「的確如此,新羅雖儘起雄師,但與我戰事發作之地,僅在買肖一城。」裴行儉長鬆一口氣,說道:「臣本來覺得,新羅也在等我軍暴露馬腳之時,再傾力來攻,現在看來,其是否要攻,還是不決之間。」

「那就兩路並行。」劉仁軌站出來,拱手道:「陛下,即便是冇有新羅人在後牽涉,遼東道夏季撤兵也是困難重重,臣本來就籌算過要調用登州海軍幫手雄師後撤,現在既然要讓新羅顧忌,那麼何妨真調遣一支海軍前去東島,即便不參戰,亦可便利雄師撤離。」

深深的看了李賢一眼,李治昂首,看向一側的門下侍中趙仁本,沉聲說道:「傳旨,任揚州都督府長史竇玄德為江南道籌軍大使,任南昌王李絢任江南道籌軍副使,整備江南道諸路海軍援助東島,撤兵以及和倭國聯軍之事。」

「故而,需從外力動手。」李絢對著劉仁軌躬身,然後看向李治說道:「陛下,現在最不肯我朝西征籌辦安妥的,便是吐蕃,現在大唐和新羅烽火複興,最歡樂者無過吐蕃,如果此事,吐蕃有使前來,懇請媾和……」

新羅人的德行自古如此,他們恨不得現在就將長安劃歸到他們的版圖當中。

故而此事必然是吐蕃從後調撥,許以大利,彼輩纔會動心攻我雄師。

武後不在乎的擺擺手,目光緊盯著李絢說道:「無妨,南昌王有言儘可述之,若能不動雄師便可安定東島之事,南昌王有大功於朝。」

「不錯。」武後率先點頭,在場重臣同時躬身。

隨即,李治就將奏章遞給了右邊的武後,武後瀏覽一遍以後,又遞給了太子李賢,以後是劉仁軌,郝處俊等一乾重臣。

新羅和吐蕃之間遠隔萬裡,相互之間能夠信賴就已屬希奇,但在這類環境下,他們還能夠及時的互通動靜,這多少有些魔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