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速下兗徐(二)[第3頁/共4頁]
孫堅正策馬陣前,見敵軍大營開處,十餘名健將簇擁一人出陣,隻見此人年約四十餘歲,身材魁偉,麵色烏黑,身著王衣,頭上插滿翎羽,一見便知是西羌王徹裡吉。
羌族軍帳內,徹裡吉拿著曹操派人送來的信函,內心非常憤怒,原以來諸侯皆按打算行事,未想到始作俑者現在卻打了退堂鼓。調集諸侯之力與薑述相戰,或可一戰而勝,現在以一族之力與其對抗,那不是自尋死路嗎?現在三路兵馬已經策動,即便想退亦不成得,目前這類情勢服軟退兵,薑述會同意嗎?
本來雅丹所領部族,大多皆在四周漢境,是以早早便依令聚結於安寧治所臨涇。以五萬雄師應對安寧三千守兵,本是十拿九穩之事。怎料臨涇城中,卻有一將領動部下趕到。張遼部將馬岱,駐地離安寧比來,擔憂安寧有失,得了軍令便星夜兼程,早早趕光臨涇城內。安寧守軍雖非百戰精兵,但是馬岱部下多為精銳邊軍,合城軍民同心合力,硬是生生擋住了羌兵兩日兩夜猛攻,還殺死羌人無數。
陶謙苦笑道:“齊侯兵馬浩繁,諸侯畏其權勢皆不敢與其爭論,即便同心與其為敵,諸侯之間資訊互通艱钜,即便出兵,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說完,陶謙出示長安手劄數封,世人方知眾諸侯早有聯盟對抗薑述之意。
陶謙在城上觀戰,擔憂劉備有失,命令鳴金出兵。&#待劉備、張豈統兵入城,陶謙重賞劉備,隨即與眾計議,道:“玄德技藝為彭城諸將之首,隻與敵方一名騎將手腕相仿。敵軍勢大,張燕當世名將,兵力相差差異,甚是難敵。我當自縛往敵營,任其剖割,以免百姓戰亂之苦。”
羌族軍令下達,薑述很快獲得動靜,隨之下達軍令。號令張遼分兵援救安寧,張飛分兵往援金城,命涼州刺史陳宮、護西域將軍孫堅坐鎮武威,又讓呂布統兵西上協防。
徹裡吉讀完公文,不由汗出如醬,頓足道:“偏聽長安小兒之言,不料惹下如此大禍。”
徹裡吉並未披掛,策頓時前,呼道:“請貴軍主將答話。”
徹裡吉道:“本王此次前來,並無攻伐之意,因為邊境不明,或會導致紛爭,是以前來構和。”
徹裡吉接過公文,公文上書:“致天下子民書:自靈帝遇弑,大漢紛爭,然皆為內鬨。今外族犯我境地,則為天下子民公敵。朝廷決定,停息對內戰役,儘力迎擊外族之敵。自公文下達之時起,天下子民通敵者犯不赦之罪,誅九族。諸侯通敵,則為天下公敵,待退去外族兵馬,合天下之力而伐之……”
“報,孫堅在營外應戰。”營門將來報導。
涼州羌族首級南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