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驍將 - 第三卷 生死幾丈夫 一百八十二章 文武兩科

第三卷 生死幾丈夫 一百八十二章 文武兩科[第1頁/共3頁]

暗自感慨了一聲,劉憲不由得不去佩服劉備的勇敢和定奪,或許這就是他這位布衣帝王暖和本性的另一麵――剛毅勇敢。

“昔光陰武天子為了讓天下早日安寧,一時之仁放過了那些為禍處所之徒,這才使得我大漢處所世家豪刁悍行,終至尾大不掉。備,不欲再赴光武天子舊路,此輩之人,道分歧不相為謀。”

“那又如何?”出乎劉憲料想,劉備聽了竟然毫不在乎,一臉溫潤的模樣倒是落地有聲,“備發憤匡扶漢室,現與曹操戰,來年與孫權戰,遲早之事,豈可因噎廢食?”

不過這那一次李德裕為代表的世家貴族隻是在作最後的抗爭,他們已是強弩之末,不能對科舉測驗軌製形成涓滴的毀傷。

“理科自當以考時勢策論,那武科又該如何?莫不是讓他們校場比武?”龐統也插言問向劉憲,“軍中非隻武夫,兵法策劃更加首要。”

劉憲又是一陣不測,諸葛亮、龐統二人但是荊州士族的代表,聽了科舉之法,即使不反對,想來也要暗自揣摩,誰知二人讚美之餘,竟然立即就動手完美了起來,實在讓劉憲掛目相看。

“察舉之法雖用四百年,然其皆憑推舉小我之才而辨,就天下而言不免凹凸整齊不齊,才學差異不定。且天下之大,知名而有大才者浩繁,馳名而無實才者亦眾,比方赤壁戰前孔明往江東,彼輩文士擅高談闊論、引經據典者何其之多,卻不見膽敢奮力一戰者。此等之纔不要也罷。”龐統較著對這個“科舉”很感興趣,而闡發的也很深切:“而科舉之法,則不以貴賤尊卑為分,凡身家明淨者都可考之。主公若能開科,取其優者按其所長為用。數年一度,再以征召為輔,則何愁天下英纔不儘歸主公麾下?”

要曉得,隋朝實施的科舉測驗軌製是楊堅大權在握時想出的產品,也是魏晉南北朝耐久分裂局麵結束的汗青產品。

汗顏,劉憲暗中鄙夷了本身一下,咋就想不出這八個字呢?

劉備聽的是眼中一亮,麵上不由暴露欣喜之色。天下之士皆可入之,如此豈不是就能斷了士族門閥的本源?

“隻是荊州破敗,益州偏僻,真正有分量的大師貴族寥寥無幾,若僅在這兩州實施,當無礙也。可如果今後撻伐,進軍中原、乃至是江東,這抵當怕是會……”劉備若認同此法,那就等因而自絕於世家大族。曹魏還算好,那江東孫氏的確就是靠世家在支撐,他們的功臣常常具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因此逐步構成東吳獨占的武將世襲領兵製。同時,江南也呈現了象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占有海量地盤和童仆,並且各有家聲,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同是孫吳政權的首要支柱,也是科舉製的天然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