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謹小慎微[第3頁/共4頁]
“我還覺得郭嘉出的考題有多難,不過如此罷了,子勑兄,你對郭嘉甚為敬佩推許,言過實在了。”
秦宓微微皺眉,對坐在麵前的老友彭羕麵帶輕視,言辭對郭嘉深有不屑,讓秦宓點頭不已。
外人是不曉得郭嘉要用測驗的體例甄選益州新的官員,很多益州人都覺得郭嘉是想用才學熱誠他們,以是有了測驗,至於背後的啟事,隻要郭嘉與他的幕僚們清楚。
至於戲誌才壓下了張鬆的卷子,估計和張鬆的身份是有乾係的。
彭羕麵露震驚,經秦宓這麼一提,彷彿很多解不開的猜疑都有了答案。
秦宓默不出聲,心誌已明,不必再言,但是彭羕卻覺得秦宓無言以對,因而持續勸戒。
蔡邕麵帶慍色地舉頭闊步進入堂中,郭嘉歪著身子,托著半邊臉頰無法地問道:“蔡公,所來何事啊?”
舉孝廉早已成了統治毒瘤,就事論事,蔡邕並非一味愚忠漢室,錯就是錯,於民有害的政策就應當拔除,而他明天來明顯也不是對郭嘉推出科舉製而問罪。
郭嘉還真冇想到張鬆能夠脫穎而出,他倒不以為是蔡邕與益州士族暗中勾搭,畢竟除了秦宓的答卷,其彆人的答卷都將姓名糊住,在閱卷結束之前,根基上不會有秉公舞弊的景象,何況是交叉閱卷,張鬆若無才調,蔡邕把他捧上天,戲誌才徐庶等人莫非看了張鬆的答卷,也會跟著喝采嗎?
聞言淡淡一笑,秦宓麵不改色說:“人間譭譽,小我榮辱,不敷為道,我欲助主公成大業安天下之心,山嶽不移。”
“蔡公,稍安勿躁,張鬆此人,我略有耳聞,誌纔將他擱置一旁並非出於打壓益州才士之心,不然,我又何必向益州公佈求賢令呢?”
坐在車中身材閒逛的秦宓有些入迷,腦海中還回想著考題,也在想著郭嘉此舉的意義。
堂彆傳來蔡邕急怒的話音,坐在桌前辦公的郭嘉昂首一瞧,蕭仁趨步而來,說:“主公,蔡公不等我稟報就要闖出去,蕭義正攔著他呢。”
在成都大將軍府內的郭嘉並未參與批閱士子們的答卷,手頭另有很多事情要措置,閱卷的事情完整交給了戲誌才他們。
聽到郭嘉的話,蔡邕也沉著下來,感覺郭嘉言之有理,因而坐了下來,等候郭嘉的解釋。
“子勑兄,以你之才,若分開益州投奔袁紹或袁術,青史留名,不在話下。郭嘉殺了你的長輩,你卻投效了他,於情於理,都令人費解啊,於公,郭嘉是朝廷欽犯,漢室逆賊,於私,郭嘉與秦家有血海深仇,你投效郭嘉,他會重用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