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龍寺英雄初救難,隱逸村狐狸三報恩(1)[第3頁/共4頁]
包興答覆包公,竟奔沙屯兒而來。走了多時,見道旁有座古刹,匾上大書“敕建護國金龍寺”。包公道:“與其在人家借宿,不若在此廟留宿一夕。明日佈施些香資,豈不便利。”包興便上馬,用鞭子前去扣門,內裡出來了一個和尚,問明來源,便請進了廟門。包興將馬拴好,喂在槽上。和尚讓至雲堂小院,三間淨室,敘禮歸座,獻罷茶湯。和尚問了包公故鄉姓氏,知是上京的舉子。包公問道:“和尚高低?”回說:“和尚法名叫法本,另有師弟法明,此廟就是我二人方丈。”說罷,告彆出去。
包公見此人年紀約有二十高低,氣度軒昂,令人敬愛,是以立起家來,執手當胸,道:“尊兄請了。能不棄嫌,何不請過來相互一敘?”那人聞聽,將包公高低打量了一番,便笑容滿麵,道:“既承錯愛,敢不受命。”包興趕緊站起,添分杯筷,又要了一角酒、二碟菜,滿滿斟上一杯。包興便在一旁侍立,不敢坐了。包公與那人分賓主坐了,便問:“尊兄貴姓?”那人答道:“小弟姓展名昭,字熊飛。”包公也通了名姓。二人一文一武,言語投機,不覺飲了數角。展昭便道:“小弟現有些小事情,不能作陪尊兄,他日再見。”說罷,會了錢鈔。包公也不謙讓。包興暗道:“我們三爺嘴上抹石灰。”那人竟自道彆去了。包公也料不出他是甚麼人。
包公起家之時,拜彆了父母,又辭了兄嫂。包山暗與了盤川。包公又到書房拜見了先生。先生叮囑了多少言語,又將本身的幾兩脩金送給了包公。包興備上馬,大爺包山送至十裡長亭。兄弟沉淪多時,方纔分離。
包公認鐙乘騎,帶了包興,竟奔京師,一起上少不得饑餐渴飲,夜宿曉行。一日,到了座鎮店,主仆兩個找了一個飯店。包興將馬接過來,交與店小二喂好。找了一個座兒,包公坐在正麵,包興打橫。雖係主仆,隻因出外,又無外人,爺兒兩個就在一處吃了。堂官過來安設杯筷,放下小菜。包公隨便要一角酒、兩樣菜。包興斟上酒,包公剛纔要飲,隻見劈麵桌上來了一個道人坐下,要了一角酒,且自入迷,拿起壺來不向杯中斟,花喇喇倒了一桌子。見他瞎聲感喟,似有苦衷的普通。包公道在迷惑,又見從外出去一人,武生打扮,疊暴著豪傑精力,麵帶著俠氣。道人見了,趕緊站起,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