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助戰非戰[第4頁/共7頁]
曾國藩又說:“這一個不歡暢也就算了,另有不歡暢的人呢?”
陳國瑞帶領十幾位部眾飛馬朝東走去,入山東境內。朝濟寧方向直奔。陳國瑞的任務是策應湘淮二軍的援助部他,傳達僧王爺的指令,遵循僧王爺的同一擺設,圍殲撚賊。
這步地就有點不象是喝酒了,而是有點象鴻門晏了。
陳國瑞在鎮西門外吊橋處等候著,公然見吳中笑來了。
陳國瑞一聽,內心明白了,他估計就是曾國藩派來的淮軍援兵到了,因而,便扔動手中的蘿蔔,對部將說:“弟兄們,救兵就在這個鎮子上,快,去見見他們的頭兒。”
曾國藩:“你千萬不要將他當作我的門生,那些事都是之前的事了,現在李鴻章是朝中後起之秀,他的淮軍必然要超出我們的湘軍,就象是一棵樹,我們湘 軍固然樹大根深,但樹葉黃了,枝條老了,需求修剪了,屬於頹勢了。淮軍則不然,他們是一棵方纔矗立起來的幼樹,技葉富強,正在暢旺期,加上李鴻章思惟開放,接管西洋科學,淮軍會變成一支清軍中的新軍,所向無敵的。現在讓我帶領他的淮軍,貳心甘甘心嗎?我若一請辭,他們就不會對我說三道四了,我曾國藩不擋任何人的官路,也不擋誰的財路,光亮正大。”
但是,曾國藩接到聖諭卻苦苦不肯上任,自破了天京,湘軍歸鄉心切,個個好戰,內部也不象疇昔那樣連合。破了金陵,金銀財寶被曾國荃掠劫一空,然後一把火燒了宮院,掩其罪惡,被左宗棠告了一狀。曾國藩自知理虧,便激流勇退,淘汰湘軍,曾國荃乞假回籍。清廷鑒於曾國藩勞苦功高,對湘軍破金陵疑案不予究查,反而該加封的還是加封。
二人趕緊叩首起家,回身跑路了。
曾國藩神情嚴厲,說:“不成亂猜為兄的心機,我是以大清好處為重。”
寒喧了一番,陳國瑞一行就在吳中笑的引領下,到鳳來閔,為陳國瑞拂塵。
吳中笑見酒勸不下去,很豪放地本身喝下了這碗酒,兩眼一紅,聲音沙啞,無緣無端地就動了情。
鳳來閔上有個戲台,鄉紳已出資請來了唱柳琴的一個梨園子,明天夜晚,吳參軍要請他的部下首級和鎮上的鄉紳、團練頭兒在鳳來閔上置酒同樂,名義上是拜見鎮上地主,實際上是讓他們在酒晏當中掏錢捐款。吳中笑假惺惺地笑著,驅逐各位鄉紳的到來,卻見一名部下慌鎮靜張地跑來。一邊施拜見禮,一邊說:“吳大人,不好了,僧王爺的部下有一名叫陳國瑞的來了,叫你去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