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朱胡氏故事(7)[第2頁/共3頁]
“他說十人就十人吧。找點力量大的去。帶扁擔多帶點繩索。人手不敷的話,我和老鄒幫著抬。”
媒人又說:“那我們來籌議籌議酒菜禮吧。”胡能人早就給老鄒說了幾遍了。老鄒說:“一百斤豬肉,六十斤魚。六板羊糕,一百壇酒,五十斤喜糖。”
“那倒不會吧。待會我歸去稟明。他家若同意,明一早就派人送過來。不遲誤你辦酒。”朱家媒人讓老鄒再說一遍。他拿條記下。然後又問:“胡掌櫃,那我們明天來多少人抬嫁奩?”胡能人一心隻想著酒菜禮呢。把嫁奩這碼子事忘了。他吞吐了半天說:“來十小我吧。”
臘月二十三,朱家開端宰豬殺羊。一車一車的酒啊菜呀拉到火房裡,拉到倉房裡。堆積成小山似的。朱大貴把下人們的工都叮嚀好了,誰洗菜,誰切菜,誰燒鍋,誰洗碗,誰燒茶水,誰倒茶水等等一一叮嚀妥定了。當時做喪事要籌辦五天。第一天送日子吃籌議飯,第二天抬媒搬嫁奩。第三天正日子迎娶新娘。第四天請親家母。第五天新人回門。這是我們這兒的傳統民風。
胡能人斜著眼說:“他朱家大戶不能連這點酒菜禮都捨不得出吧。”
“到這個時候了,我哪能有變動?我喜帖都收回去了。”
“可如果去多了,冇東西搬,他要說我們杵死他家陪的少了。”
“那好那好。”媒人把日子書交給胡能人。胡能人看了一眼把它放在香案上。
“不消陪,不消陪。你們回吧。”
然後朱大貴派人去親戚朋友家送喜帖。又調集同宗本家來吃晚餐。籌議誰主事,誰收禮金,誰管賬,誰放鞭炮,誰做攙腳娘娘,哪些人做伴郎,等等。這個也叫吃籌議飯。
“那失陪了。你們多包涵。”
媒人說或許他陪嫁多。因為酒菜禮要的多,普通是女方親眷多,陪嫁多。朱大貴已經籌辦過幾個兒子的婚禮,那幾家都是大戶要的酒菜禮也多。當然人家陪嫁也多。有的還陪了田產。朱大貴點點頭,又問:“他家要多少人抬嫁奩?”
寫好了把紙折了兩折。折成小書模樣。字在內裡了。然後在封麵上貼了一個喜字。翻過來在封底又寫了兩行字“琴瑟和鳴百年好合”。媒人拿過來講:“先生的字寫的好。”
按民風臘月二十四,朱家要送日子吃籌議飯。甚麼叫送日子,甚麼叫吃籌議飯?請讓我慢慢道來。
朱少爺已剪了滿滿一托盤紅喜字。大大小小的,有上百個吧。雕花大床已經打好,雕好,上了大紅的油漆。安設在粉刷一新的新房裡。床很寛。能睡兩個大人三個小孩。胡蜜斯日夜繡花,花已繡好。鞋已做好。還給五少爺做了兩個扇袋,兩個香囊。扇袋和香囊上都繡了精美的花。兩顆年青的心在甜美著神馳著將來。婚期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