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胡馬南來[第1頁/共6頁]
“哦,侄兒是在想,這江南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更兼水運通達四海,來往繁華。的確就是神仙普通的地點,到了這裡,誰都會樂不思蜀。”徐衛笑道。
“官家,金人再度背棄盟約來攻,全然疏忽‘隆興和議’,臣以為,當機立斷示之以倔強態度宣佈兩河為我固有之國土,不承認‘隆興和議’所規定之軍事分界,指責金人攙扶高逆世由僭越命東京留守司儘力抵當,發禦營司兵馬渡江防備”趙鼎疾如風,烈如火的本性在此時彰顯無疑。一個冇有軍事經曆的文臣,在這類緊急關頭,能有如此反應,難能寶貴。
“不另有陝西隻要陝西在,二十萬西軍在,金軍就休想為所欲為彼若攻陝西,我自擋之。若趨中原,侵江南,我則援之”徐紹果斷地說道。
這幾天他還想到了一個題目,縱觀中國汗青上,同一戰役,直到現在宋朝為止,全數是從北往南打。當然,在宋朝今後,有兩個特彆的例子,明滅元同一中國,是由南往北打;民國的北伐,也是從南而北,最後完成情勢上的同一。但這兩個都在宋今後,不在考慮之列。
“三叔,說句不當說的話,好生運營陝西,儲存西軍,就是對朝廷最大的儘忠。”徐衛本來還想添一句“切莫要拿西軍打趣”,但話到嘴邊,吞了歸去。
壞了疇前金軍兩次大肆南犯,都是兵分東西兩路。這回如果也是一樣,那就禍事了陝西定然是其西路軍打擊之目標,可這個時候,作為陝西最高軍政長官,本身還在鎮江行在並且陝西南路招討使徐衛,也不在任上
徐紹倒不慌:“再急也得容本官換了朝服再說。”語畢,直投居處而去。
徐紹把玩著酒杯,輕笑道:“你這話可有些弦外之音啊。”
徐紹倒也冇有活力,他是作過武官的,不難瞭解侄兒的說法。
“江南確切好,人居此地,樂不思蜀,恐怕就忘了閒事。”徐衛說道。
徐紹想也不想,直接點頭:“難。”
轉眼間,到八月上旬,徐紹徐衛叔侄來行在已經一月。徐紹每天忙得暈頭轉向,除了麵聖以外,還要跟各司的主官見麵,一是通報環境,二是爭奪支撐。徐衛就不一樣了,天子固然信賴他,但也不成能象徐紹那樣常常召見。再者,徐衛在行在固然有很多故舊,但外官如果和朝官來往太密切,又特彆是他武臣的身份,不免讓人閒話。是以,他普通都呆在館驛,便是去拜見有親戚乾係的何灌,也是奉上禮後,坐坐就走。不能再象當年在東京一樣,時不時地還去吃頓飯。
徐紹的手不自發地就驀地抓緊了椅子扶手甚麼?金軍大肆南侵?這偽韓軍客歲下半年纔來鬨一場,本年金軍又來?這的確就是不讓人消停
趙桓搖點頭:“免了,徐卿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