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胡馬南來[第2頁/共6頁]
大宋的中心機構,首要來講,便是東西二府。東府即中書省,主管政務,西府即樞密使,主管軍務。此中東府又稱“當局”,趙鼎作為當局領袖,位高權重自不消說。不過,他提出了綱領,還要上麵的人履行纔是。是以,在麵君以後,趙鼎麋集地與徐紹見麵,參議有關事件。
徐紹把玩著酒杯,輕笑道:“你這話可有些弦外之音啊。”
徐紹定睛一看,倒是個內侍,再四週一望,發明這館驛的廳堂裡,或立或坐好幾個內侍,一看到他,全站了起來。
“閒話休說,勞宣撫相公與小人等敏捷進宮。”那內侍首級看來是等得急了,直接伸脫手作請。
“叔父這是那裡話,侄兒不過一介武夫,官家召見,也就鼓勵幾句罷了,還能說甚麼?叔父有‘使相’之尊,天子有甚麼奧妙之事,跟叔父說纔是。”徐衛道。
轉眼間,到八月上旬,徐紹徐衛叔侄來行在已經一月。徐紹每天忙得暈頭轉向,除了麵聖以外,還要跟各司的主官見麵,一是通報環境,二是爭奪支撐。徐衛就不一樣了,天子固然信賴他,但也不成能象徐紹那樣常常召見。再者,徐衛在行在固然有很多故舊,但外官如果和朝官來往太密切,又特彆是他武臣的身份,不免讓人閒話。是以,他普通都呆在館驛,便是去拜見有親戚乾係的何灌,也是奉上禮後,坐坐就走。不能再象當年在東京一樣,時不時地還去吃頓飯。
自趙桓推行鼎新,設詳議司,最開端隻是會商祖宗家法,坐而論道的處所。但厥後,垂垂變成由天子親身主持,宰執大臣列席參與,商討軍國大政的決策機構。在這裡構成的決定,以聖旨的情勢,直接發往各司履行當然,詳議司不是甚麼事都管,隻要碰到嚴峻事情需求決策的時候纔開,以免“皇權”全麵劫奪了“相權”,有悖於趙宋王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主旨。
從他兩叔侄回朝,先容了金軍環境,上至天子,下到大臣,都曉得金軍的構成非常龐大。有女真本軍,有契丹軍、渤水兵、奚軍、漢軍、漢簽兵各種。聽他這麼一說,很多民氣裡都定了定。還好還好,如果金軍隻十萬眾,那事情還不算太壞
徐紹眉毛擰成一團,詰責道:“此言何意?”
一進廳中,徐紹就發覺苗頭不對。天子坐於上首,雙手攏在袖中,正皺著眉,眼睛盯著禦案入迷。上麵,折彥質和黃潛善兩個站著,能夠剛纔辯論的就是他們,其他如何灌、趙鼎、秦檜等人都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卻說這頭,徐紹換了朝服,與數名內侍緊趕慢趕往禁中而去。一進宮,直接被帶到中書門下。這中書省,是宰相辦公的處所,但現在是天子召見,那就申明,詳議司又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