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柱國之裔屈司馬[第3頁/共5頁]
與於誌寧是初見,中間又有堂邑縣長這個外人,深談的話,當然今晚席上是冇法說了。
不是來自宿世的知聞,是來到這期間後聽知的。此人已被楊廣正法,但他是個馳名的墨客,詩名極著。李善道不但知他,還讀過他的幾首詩。——特彆《昔昔鹽》此首,中有兩句,雲“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是李善道宿世就讀到過的,隻是不知便是薛道衡所寫。
“將軍,於君斯人,身著名族,弱冠之齡,名已斐然,為冠氏長,數年間,政有治聲,百姓愛之,公事之暇,研讀經史,仆友薛子,盛讚其識。其人其才,仆所不及,誠當代之秀士也!”
魏征、於誌寧、堂邑縣長陪著李善道,將杯中酒滿飲。
“於君家資狷介,人有實才,若得重用,如栽梧桐,鳳招來矣。”魏征必定了李善道的定見,但冇給出詳細的“如何重用”的建議。
薛收的名字比較陌生,薛道衡之名,李善道卻知。
李善道把話題拉回到於誌寧的身上,沉吟了下,說道:“玄成,於君既然如卿之言,當代秀士,又是降從我的諸縣令長之一,我意,得給他一個好的安排。卿有何建議?”
再有才調,家資再好,新從之士,能給多重的重用?以隋官製,李善道作為右武候將軍,帳下可置長史、司馬等吏職。魏征總不能建議李善道,便把長史、司馬如許的職務任給於誌寧?得考慮李善道願不肯意,畢竟李善道還不如何體味於誌寧,且則,還得考慮李善道現有的這些帳下吏們高不歡暢,把如許首要的職務給個新來者,他們會不會反對?
和對於誌寧一樣,對薛收也陌生,對其壓根無有體味,李善道的這派歡樂,說白了,還是看在魏征的臉麵上。然其情深意切,魏征倒是冇看出這點。
李善道亮了下杯底,說道:“擔了玄成一天的心,玄成安然還回,此一喜也;久聞於君賢名,本日得會,此二喜也。一杯酒,不敷表我欣喜。玄成、於君,滿飲三杯!”
但魏征,竟然能把他攔返來,失實是不得了。
李善道遺憾地搖了點頭,說道:“惜我晚到武陽!我如果能早些來,與玄成既可早識,亦可一睹薛子風采!玄成,他父親的詩,我但是讀過很多,佩服得很。”
魏征是向他提過於誌寧,但關於於誌寧的事,冇有細說。
冠氏的這位“於縣長”冇有下拜,隻是叉手為禮,回聲答道:“仆於誌寧,故冠氏縣長。”
“哦?”李善道還不體味於誌寧的才調,對他的投不投效,自是難像對待魏征那樣,發自內心的主動和鞭策,但魏征這般正視此人,料此人當非乾才,便展開笑容,大喜說道,“數聞玄成與我道君之才!不瞞於君,我久已有延請足下,助我之意。唯恐我名微德淺,君不肯也,故雖早有此意,未敢冒昧進書。幸賴玄成,終得君俯允襄助,……啊呀,不堪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