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柱國之裔屈司馬[第2頁/共5頁]
令李良,“取酒來!”
不是來自宿世的知聞,是來到這期間後聽知的。此人已被楊廣正法,但他是個馳名的墨客,詩名極著。李善道不但知他,還讀過他的幾首詩。——特彆《昔昔鹽》此首,中有兩句,雲“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是李善道宿世就讀到過的,隻是不知便是薛道衡所寫。
於誌寧像是不好答覆李善道的此句問話,冇再說話了。
擔了多數天的心,總算放下,李善道把魏征扶起,笑道:“玄成,你這兩天跑那邊去了?郡中尚且不靖,你再不返來,我都要叫延霸帶人出去找你了!”轉問邊上此人,“這位君子是?”
和對於誌寧一樣,對薛收也陌生,對其壓根無有體味,李善道的這派歡樂,說白了,還是看在魏征的臉麵上。然其情深意切,魏征倒是冇看出這點。
“伯褒雖已回籍,仆與他時有手劄來往。將軍若允,仆願為將軍致書與他,述將軍思慕之情。”
李善道賀道:“好啊,好啊!玄成,這可太好了!那就勞煩卿了!”
薛收太遠,於誌寧近在麵前。
“沙麓山”是座上古名山。傳聞,周穆王曾在這裡獵得白鹿。不過,這座山,早在春秋期間,就因山體的不竭滑坡而終究陷落了。魏征所說的此個“沙麓山”,指的是沙麓山儲存的遺址。
第二天,李善道睡起,請來魏征,向他詳詢於誌寧此人。
“回將軍的話,於君家望在河南,後遷長安,其族本鮮卑萬紐於氏,魏孝文帝時,改漢姓為於,六世傳至於謹,從周太祖宇文泰南征北戰,卓有功勞,得拜柱國大將軍、燕國公。於君祖,隋上柱國、豫州刺史、建平郡公,諱義,即於謹之第三子也。於君父,諱宣道,隋內史舍人、成安縣公。於君為其父之次子。
與魏征一同出去的此人,年不到三十,身材高大,肩膀寬廣,蓄有一部蜷曲的大鬍子,往他臉上看去,眼神敞亮,眉毛烏黑,麵色白裡透紅,——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個養尊處優的美女人,但不知那裡的原因,李善道瞧其長相,感覺彷彿與漢人的標準長相略微有些分歧。
李善道亮了下杯底,說道:“擔了玄成一天的心,玄成安然還回,此一喜也;久聞於君賢名,本日得會,此二喜也。一杯酒,不敷表我欣喜。玄成、於君,滿飲三杯!”
李善道遺憾地搖了點頭,說道:“惜我晚到武陽!我如果能早些來,與玄成既可早識,亦可一睹薛子風采!玄成,他父親的詩,我但是讀過很多,佩服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