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文武濟濟確寬仁[第1頁/共4頁]
這員小將,比之董康買、高雅賢等將,更引發了李善道的諦視,其人姓蘇名烈,字定方。
宋副本等年事不一,凹凸有彆,俊醜分歧,但有兩個共同點,一個是衣裝都很合體,一個是或多或少,都透著高雅之氣,跟著竇建德的先容,一一貫李善道恭謹地施禮。
薛世雄部是在五天前,進到的河間郡,又在三天前,達到的七裡井。
“已在城中略備薄酒,敢請將軍進城,一洗征塵。”
李善道大喜,說道:“這?竇公,這合適麼?”
他如何會在這裡?是高雅賢的養子?
李善道大是詫異!
“蘇小郎,你把頭抬起來。……像,太像了,竇公,越看越像。”
這個叫蘇定方的小將,可就是阿誰本來時空中,於唐初,東救新羅、西滅突厥、開辟西域、夷滅百濟、南鎮吐蕃,“前後滅三國、皆活捉其主”,後於宋時名入武廟七十二將的蘇定方麼?
此中,有一兩人,如董康買,或鬚髯滿麵,或深目高鼻,與漢人邊幅略異,河北,特彆北部,有很多包含西域胡在內的各族胡人與漢人混居,彼等應是有胡人的血緣。
已經很禁止情感了,冇想到還是被竇建德瞧出來了。
卻有一員小將,年紀不大,當在十七八高低,然已長得熊腰虎背,著精甲,跨刀持弓,赳赳然地隨在高雅賢的身後,竇建德把他也先容了,說他是高雅賢的養子。
李善道摸了摸短髭,安閒笑道:“本日之前,我從將來過河間,與蘇小郎並不瞭解。隻是見蘇小郎年紀雖少,形貌魁雄,非同平常,不自發間,多看了兩眼。”
——饒陽縣,在樂壽的西邊;景城縣,在樂壽的東邊。此二縣俱與樂壽交界。
孔德紹,李善道不熟諳。竇建德先容說,此人本景城丞,孔子之苗裔,係孔子三十四世孫,也是在其縣被竇建德攻陷,本身成了竇建德的俘虜後,投降的竇建德。聽竇建德先容的重點,是在“孔子後嗣”上頭。觀瞧此人,個頭不低,額頭高,似確與相傳中孔子的體貌有點相類。
幾個文吏,分叫宋副本、淩敬、孔德紹、張玄素、王斌等;一眾武將,分名董康買、曹湛、高雅賢、王小胡等。世人中,竇建德側重先容的是文吏,又以宋副本、孔德紹,他最為先容。
彆的諸文吏,在先容時,竇建德也都一一地說了他們的來源,卻竟然根基上都是“降人”,本來都是隋室的郡縣官吏!如張玄素,本是景城戶曹;王斌,本是信都司功書佐,等等。
——關於見到竇建德後,如何稱呼他,這個題目,李善道和於誌寧、杜正倫、劉黑闥等商討過,分歧的定見都是,隻稱“公”就是。他和李密冇甚乾係,互不統屬,總不能以“大王”稱他;再則,李密才自稱“魏公”了,竇建德就已稱王,真要以大王稱他,比李密還高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