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一百零六章 文武濟濟確寬仁

第一百零六章 文武濟濟確寬仁[第2頁/共4頁]

李善道一把拽住了他,笑道:“竇公說得不錯,真可謂知我者,竇公也。蘇小郎,你我今雖初見,卻你不但是雄渾威武,真是豪傑少年,令我愛好,且小郎,你的邊幅……”

蘇定方雖是高雅賢的養子,竇建德是主公,不需問高雅賢定見,對蘇定方,竇建德自可安排。

竇建德說道:“如何?”

彆的諸文吏,在先容時,竇建德也都一一地說了他們的來源,卻竟然根基上都是“降人”,本來都是隋室的郡縣官吏!如張玄素,本是景城戶曹;王斌,本是信都司功書佐,等等。

前幾天,聽到了薛萬徹之名,本日又聞得蘇定方之名!

啟事也很簡樸。

“七裡井”,在河間縣城的南邊,“七裡”也者,間隔河間縣城七裡地遠。

這員小將,比之董康買、高雅賢等將,更引發了李善道的諦視,其人姓蘇名烈,字定方。

他如何會在這裡?是高雅賢的養子?

宋副本之名,李善道早前傳聞過,知他本是清河郡饒陽縣的縣長。高士達兵敗身故以後,竇建德引百餘騎亡去,行至饒陽,將其打了下來,擒得了宋副本,甚是禮敬,宋副本於是便降從了他。現在竇建德帳下,或說是竇建德的“長樂王府”中,宋副本於文吏中最得其重用。

李善道不及細看竇建德,——禮節上,也不答應他細看,聽得竇建德話後,便忙叉手為禮,恭敬中帶著熱忱,答覆說道:“公太客氣了!從至長河起,這一起上,悉有公部接迎,又煩勞齊公、曹公指導,已是令善道不安,豈敢再勞公親迎?冇得折煞善道也。”

他這番話裡,說到了兩個“河間”,意義分歧。

——關於見到竇建德後,如何稱呼他,這個題目,李善道和於誌寧、杜正倫、劉黑闥等商討過,分歧的定見都是,隻稱“公”就是。他和李密冇甚乾係,互不統屬,總不能以“大王”稱他;再則,李密才自稱“魏公”了,竇建德就已稱王,真要以大王稱他,比李密還高一頭。

而計議纔剛肇端,竇建德帳下一人之言,就使李善道不由訝異,有點不知何故接腔。 「14.3.」

董康買等武將,竇建德先容的就簡樸很多,隻是先容了他們的名字。

幾個文吏,分叫宋副本、淩敬、孔德紹、張玄素、王斌等;一眾武將,分名董康買、曹湛、高雅賢、王小胡等。世人中,竇建德側重先容的是文吏,又以宋副本、孔德紹,他最為先容。

李善道歎了口氣,說道:“竇公,昏君伐高句麗時,我這位厚交老友被征參軍,倒是參軍而去,一去不還。自此,分毫動靜也冇有。料應是戰亡在高句麗了。”傷感地說道,“常使我思之啊!”握住了蘇定方的手,細心看蘇定方的麵貌,連聲說道,“像,像,竇公,真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