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怨軍殘部[第1頁/共3頁]
“緊守寨門,佈陣備戰!”
這等既無婦孺,亦無牛羊擯除的馬隊,明顯不是平常遼東部落,說不得是哪支被金人擊潰的怨軍一部。在這個已經冇了統治次序的遼東,這些冇了軍紀束縛的怨軍殘部纔是最為凶惡的豺狼,凡是遇見的部落,莫不被劫奪一空,稍有不從,就是屠滅的了局。
思及出海前西門慶那股子鎮靜,花榮本來又是將門出身,天然明白這條以糧換馬的海上商路在自家恩主心目中的職位。何況,遼東本就是信奉弱肉強食的亂地,若不揭示一下自家的武力,說不得這買賣能保持多久。
登州海軍北上遼東,花榮身為一軍之主,自需謹慎,同遼東各部落買賣糧馬之時,也多有探聽遼東動靜,方纔曉得此次遼東亂局之肇因。/ ..
海軍營地設在一處狹長地帶,三麵對水,僅餘營門正麵約莫百餘丈寬度,又有海上三艘千料钜艦護持一旁,倒也算得易守難攻。
論起來,這趙龜年也算一員勇將,原是遼東漢兒,不過技藝高深,在怨軍中也算得一人物,乃是怨軍八營中後錦營的批示。當時同金軍對陣時一敗塗地,幸逃得性命,一起上收攏殘兵,也得了兩千餘人。
甚麼時候,那些脆弱如綿羊普通的南人敢跑到遼東來撒潑啦?
就在欒馬兩將領騎軍出營之際,營地中的千名海軍軍卒亦佈陣結束,這些人可不是先前廂軍那些兵痞,儘皆是從流民中新近招募的青壯,遇見花榮這員不剝削糧餉,乃至還能給家中家屬安設謀生的將主,自是感激非常。雖未上過戰陣,平常習練非常賣力,自有一股報效之心。
花榮自青州來時,亦不是孑然一人,而是從清風寨中帶了十餘位親信,那新知寨宋江是他的結義兄長,自不會留難。
趙龜年本是悍將,內心又瞧不起宋人,目睹著營寨前麵隻要一些小泥塘,那裡還會躊躇,當即一揮手中刀,約莫五百餘騎軍殺出,往營寨正門方向殺來。
前日,偶得動靜,說這邊有一處以糧換馬的宋人商賈,趙龜年就領軍趕來此地,及到地頭,才發明這哪是商賈,底子就是製式軍隊。
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拳頭大纔是正理。
對於這類小而密的陷馬坑,花榮從未聽聞,成果來了遼東,使本地部落中人馬一試,結果出乎料想的好。為此,花榮立營後,命士卒足足發掘了近百步寬度的防護地帶,僅留一道極盤曲的途徑。
這數州本來支應耶律淳軍隊和怨軍,本就疲敝,當今又遭遇金軍大肆劫奪,更是不堪,又有崩潰怨軍流落各處,方纔引得這場囊括十數州的大亂。
“不過一群南人,恰是我等遼地健兒口中食,兒郎們,殺!”
這十餘名親信俱是勇武之人,在青州時同山賊盜匪廝殺,都是見過血的豪傑子,在花榮出任登州海軍團練後,這十餘人儘皆為軍中虞候,十將乃至都頭。恰是有這等骨乾支撐,花榮方纔敢同那遼東亂軍盜匪一較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