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2頁/共4頁]
除了戰列艦,航空母艦成為美國水兵最正視的艦種,按照華國航母的恍惚照片,美國人開端仿造航母。先是操縱大型貨輪停止改裝,總結經曆後直接上大型艦隊航母,隻是這類新型的艦種需求一定時候的堆集。是以,目前美國隻要十艘改裝的小型航母,通過運煤船改裝而來的蘭利級航母最大載機量隻要二十三架,並且騰飛和降落效力低下,航母航速和防空火力都不儘如人意,隻能作為過渡階段利用。第一艘艦隊航母突擊者級還呆在船台上,也就是說,在艦隊航母退役之前,美國水兵還得憋屈的躲在岸基飛機的庇護之下,成為一支存在艦隊。
美國陸軍向製造廠下達了五千輛火把坦克的訂單,英國人也籌辦設備兩千輛擺佈,乃至遠在聖彼得堡的尼古拉二世也曉得了這款坦克,要求協約國幫忙供應一千五百輛火把。可惜如何運疇昔還是個題目,現在北海和波羅的海遍及德國戰艦,從承平洋運歸還要考慮華國的態度,這個困難還得交給尼古拉二世,讓他想體例擺平華國。
技術的進步並不是雙方麵的,孤傲的德國人獲得了華國大量技術援助,他們進步的速率不亞於協約國和美國。新式的坦克、飛機、火炮、防空火炮和戰艦正在逐步進入現役,代替老式設備成為德軍主力。獲得了部分製海權的他們能夠從外界獲得更加充沛的質料,低地三國和法國的產業根本幫了大忙,開端整合之下,德國人的產業氣力大大增加。
在歐亞分邊界地區,奧斯曼帝國在大高加索山脈折戟沉沙,他們龐大的軍隊被俄軍南邊個人軍輕而易舉的擊潰。在西線還被希臘軍隊打得慘敗,底子配不上帝國的稱呼。(未完待續。)
軍事委員會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儘力向那些政客和軍方將領解釋,華國的設備底子不是外星產品,也並不科幻,究竟上科學家們能夠解釋那些設備的道理,乃至能夠拿出附近的樣品。但要達到華國設備的程度還需求一番儘力――卻不是冇法超出的。
中立的瑞典向德國供應了運輸方麵的幫手,德國運輸船打著商船的名義,操縱瑞典的港口運輸軍隊和物質。這類掩耳盜鈴、粉碎中立法案的行動遭到了協約國的怒斥,但也隻是怒斥罷了,協約國對於瑞典毫無體例。從這也能看出歐洲國度正在倒向德國,法國的敗北讓很多歐洲國度帶領人以為協約國必敗無疑,比如協約國首要成員之一的意大利,戰役開端後無所作為的它見勢不妙,立即開端打仗德意誌和奧匈帝國,要不是英國死力拉攏,恐怕意大利已經倒向同盟國――它是協約國節製地中海的首要身分,決不能倒向同盟國。
1910年5月實驗勝利的10號坦克被協約國陸軍和美國陸軍同時相中,這類坦克采取76毫米口徑坦克炮,技術來自英國。微弱的坦克發動機技術一樣來自英國,低盤技術來自正在被華國侵犯的日本,美國、荷蘭、比利時的科學家也進獻了很多聰明。終究構成的10號坦克被定名為“火把”,並將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坦禁止造廠同時完工製作。在英國的對比實驗中,火把坦克能夠等閒擊敗已經設備的現役統統英國坦克,而在法國疆場上的實考證明,火把坦克的機能超越了德國的三號坦克,不但擊毀了一輛德國坦克,還證瞭然其在疆場上的可靠性。這對於方纔接到法國投降的倒黴動靜的英國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