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被捅了一刀[第2頁/共4頁]
分贓和談製定後的戰役非常順利,除了盟國之間的共同、後勤不便和批示體係混亂外,盟軍冇有彆的費事。不過那些題目已經夠盟軍頭疼的了,幸虧塞爾維亞軍隊和羅馬尼亞軍隊費事一樣不小。
盟軍蠶食歐洲大陸的架式讓協約國發急,亞平寧半島上的意大利就快變成意大利麪條,在德意誌軍隊麵前戰戰兢兢。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固然冇有表示出倒向同盟國的態勢,但英國人冇有掉以輕心,這裡乾係著直布羅陀海峽航路的安然。究竟上西班牙內部已經有人表示出親德的態度,這其中立的國度發了一筆不小的戰役財,但經濟情勢的好轉並冇有給布衣帶來餬口上的改良,海內衝突日漸凸起。
操縱便利高效的鐵路運輸體係,德軍主力敏捷從西線轉到東線,打擊開端前,總參謀部為東線戰役籌辦的軍隊已經超越兩百一十萬,包含最精銳的兩個裝甲軍,三個新組建的裝甲軍和兩個機器化步兵軍。兩千五百架飛機和一萬一千門火炮成為陸軍打擊的最大依仗,此時的德軍要強於二戰期間德國國防軍頂峰期間,這是一支冇有遭到閹割的軍隊,具有戰無不堪傳統的軍隊,火炮、飛機等各種兵器冇有遭到凡爾賽條約限定的軍隊。在技術程度上乃至也不弱於阿誰期間,最首要的,他們冇有一個指手畫腳的元首,取而代之的是共同默契的天子和總參謀長。(未完待續。)
以是當尼古拉二世的特使到達武漢,並於華國總統呂梁奧妙會晤後,獲得的答覆讓他不敢信賴。華國竟然同意放開北承平洋通道,答應美國和英國的商船、運輸船在海蔘崴泊岸!這與背後捅德國一刀冇甚麼辨彆。
羅馬尼亞、希臘等國立即向協約國求援,英國也曉得現在不是畏首畏尾的時候,立即調派大量物質運往塞爾維亞和希臘,並從非洲殖民地和亞洲殖民地集結了十五個師的殖民地軍隊,前去巴爾乾半島援助。
希臘和塞爾維亞的抵當也冇有持續太長時候,1910年底,奧匈皇室宣佈塞爾維亞成為其領地,1911年初,希臘宣佈投降。英國人前後調派了二十一個師的殖民地軍隊,傷亡九萬多人,五萬人成為盟軍的俘虜,仍舊冇能反對希臘的淪亡。
在這類環境下,以巴塞羅那為中間,一個名為軍官洪達即軍官個人、軍官工會的構造呈現,並逐步成為一股舉足輕重的權勢。他們不滿軍隊現存軌製,不滿軍隊中恭維阿諛、規律鬆弛、盜竊國度財產等狀況,不滿將軍們的無能,對軍隊上層餬口豪侈而中基層軍官餬口貧苦更是群情激憤。而校級以下步兵軍官構成的軍官洪達,表示出對德國較著的好感,這明顯是英國不肯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