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被捅了一刀[第1頁/共4頁]
驚奇以後就是暗喜,華國和德國之間產生衝突,對於協約國和美國來講是最大的好動靜。更大的利好動靜是,華俄兩國達成互不侵犯和談,遵循這個和談的要求,兩國相互將少了在邊疆地區的駐軍。華國的東北個人軍、蒙古個人軍和西北個人軍總兵力從一百四十萬降落到六十五萬,大部分調往南邊。尼古拉二世更加主動,亞洲方向的一百五十多萬駐軍降落至八十萬,其他七十多萬精銳兵士調往東線疆場,成為東線最有力的彌補。
辯論持續了三天時候,最後德國、奧匈帝國成了贏家,保加利亞也獲得了不錯的蛋糕份額,隻要奧斯曼土耳其不對勁,但戰績讓他們冇有底氣辯駁。
究竟證明巴爾乾這個火藥桶不過是本地民族和國度之間的差勁廝殺,精銳的德軍一到,低程度的勢均力敵立即變成一邊倒。羅馬尼亞起首被二十萬德軍兵士和十五萬奧匈兵士、五萬保加利亞兵士霸占,俄國人將兵力集合在邊疆地區,專注於防備和扶植工事,就是不派兵援助羅馬尼亞,眼睜睜的看著這個鄰國淪陷。
羅馬尼亞、希臘等國立即向協約國求援,英國也曉得現在不是畏首畏尾的時候,立即調派大量物質運往塞爾維亞和希臘,並從非洲殖民地和亞洲殖民地集結了十五個師的殖民地軍隊,前去巴爾乾半島援助。
以是,在歐洲大陸上隻剩下一個沙皇俄國在抵當者同盟國,這是協約國的拯救稻草,是協約國最後的但願。一旦沙皇俄國投降,協約國將再也冇有克服同盟國的能夠,將來最好的能夠就是兩強對峙,這也超出了英國的底線。
尼古拉二世頓時感受亞曆山大,一樣非常高傲,看到冇有,歐洲的但願把握在我尼古拉二世大帝手裡,巨大的俄羅斯將成為歐洲的救世主,冇有我,歐洲將再次進入暗中期間。
援助物質從美國沿岸解纜,顛末被承平洋航路到達海蔘崴,幾天時候這個港口上就堆積了無數的物質。西伯利亞大鐵路運力有限,俄國掉隊的鐵路運輸體係、不作為的官僚讓運往歐洲方向的物質像細雨一樣,難以滿足歐洲火線的需求。火線的將領眼看著堆積在海蔘崴的坦克大炮焦急,卻領受幾枚微不敷道的槍彈,或者兵士們吃上了美國產的罐頭,卻拿不到最需求的兵器彈藥。這一條高出三分之一地球間隔的鐵路,冇法滿足幾百萬俄軍的需求。
高傲的同時,尼古拉二世冇有健忘向英美要好處,單憑俄國的力量很難擋住德軍的打擊,之前的戰役已經證瞭然這一點,他可不想和拿破崙期間一樣,用空間調換勝利,拿破崙在莫斯科失利,不料味著威廉二世也會失利。他策畫著在邊疆地區就擊敗德軍,以是,更多的灰色牲口被征變更員,在邊疆地區,俄國已經堆積了三百多萬雄師,此中四分之三是新征調的兵士,冇有顛末像樣的練習,冇有像樣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