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頁/共11頁]
中書的宰相們,可貴的奉詔來到樞密院,他們將在這裡,召見劉忱和呂大忠。
“這些有效?”富弼思疑的問道。他的政治聰明,讓他敏感的重視到了報紙的感化,因而決然出資創辦《西京批評》,但是說要用來製約皇權,卻向來冇有想過。這彷彿有點大不敬。
待韓忠彥退下以後,趙頊方翻開韓琦的遺表,細細讀來。韓絳在一邊窺見天子神采,倒是眉毛時皺時鬆,神采似喜似憂。一時也不曉得韓琦在表中說了甚麼。差未幾一柱香的時候,趙頊才放下韓琦的遺表,顧視世人,說道:“故韓侍中在遺表中說,北虜不敷為慮,建議朝廷不亢不卑,既不逞強,也不示強。又薦石越、司馬光、範純仁等數人,說遼人素重司馬光之名,遣之出使遼國,必能不辱任務;又薦範純仁誌德純慮,可為禦史中丞、知製誥;石越略加磨勵,可為……”趙頊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方說道:“……可當大任!”實際上韓琦在表中說的,倒是“可為宰相之備”。
劉忱見宰執說道,儘然全都在說“不戰為上”,急道:“諸位相公,如果一味避戰懼戰,隻怕遼人索求無厭。”
李丁文在汴京之時,就曉得現任河南知府李中師與富弼有仇,當年富弼在天子麵前,用言語戳穿李中師交友寺人,導致李中師冇法升遷。不料怨家聚會,富弼致仕定居洛陽,李中師再次為河南知府,便趁機抱複,要求富弼家出普通的富民一樣,也還是出免役錢。如果免役錢那等小錢,富弼既然能出資幫助《西京批評》,就冇有事理出不起,但是要緊的,倒是麵子尷尬——恰好富弼還不能為這等小事向天子抱怨!堂堂的韓國公,當真是一口氣憋在內心,出都出不得。是以李丁文經常歹意的想,富弼如此狠惡的反對免役法,或許不過是因為想為本身家掙回這個麵子吧。
李丁文悠悠說道:“我家公子說,韓國公允生最擔憂的事情,是天子的權力太大,隻要效天命才氣夠製約,但是有些人卻粉碎天命,韓國公最擔憂將來人主為所欲為,害了國事。以是《西京批評》常常說天命,並非是冇有啟事的。”
賣報的怔了一下,笑道:“這位官人,俺這裡是西京,官人要買《嵩陽學刊》,小的這裡倒是有,要買《新義報》和《汴京訊息》,不去驛館事前訂購,可冇得賣的。”
富弼這時候倒真正吃了一驚,這的確是富弼最首要的政治主張之一,以誇大天命來製約皇權!固然在他的奏疏中常常直言不諱,卻一貫冇有引發彆人的正視,想不到被石越重視了。“想不到石子明倒是老夫的知己!”富弼忍不住歎道,“不知又有甚麼體例能夠處理?”
李丁文還了半禮,隨他從偏門出來,朱門大宅,不比平常,走了百餘步,方到中門,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在中門相候,見李丁文過來,抱拳朗聲笑道:“家父久仰石學士幕中李先生之名,特命鄙人在此相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