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黃河蛟患(一)[第2頁/共4頁]
此次數千裡的黃河水患百年不遇,乃至能夠說是千年不遇。洪峰來時,自上遊到下流層層蓄勢,節節轉折,驚濤疊浪打擊下來,形成了江淮一帶大水眾多。
自蒙元平襄樊,厓山一戰滅南宋幼帝,入主中原以來。便持武功強分天下報酬四等,為蒙古、色目、漢人、南人等。
是以有元一朝,黃河水患屢禁不止,厥後更是成為了顛覆蒙元的導火索。
並且鐵錐魚生具特性,隻要一呈現便專攻沿河堤岸,並且一來便是千百成群,沿河堤亂衝亂闖,不管是多麼堅毅的河堤,隻如果被鐵錐魚衝撞,不消多久便會使沿河堤岸虛懸水麵,失了支撐。
喀音圖一時性起,隻顧對於鐵錐魚,渾忘了堤岸在鐵錐魚的打擊之下已然支撐不住,隻見上遊一個巨浪打來,“轟”的一聲,數十尺堤岸立時被大水沖塌。
第三等漢人,又稱漢兒。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內的漢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較早為蒙古征服的雲南人,及最晚為蒙古征服的四川人。高美人也屬於這一等。
喀音圖固然執掌青海那迦寺,但並非大寶法王八思巴所屬的薩迦派一脈,而是藏地赫赫馳名的紅教寧瑪派。
寧瑪派,在藏語中為古、舊之意。該派遵守吐蕃前弘期所傳之密宗,故名之。不重戒律,專持密咒,弘法以密教為主。
元朝的首任帝師便是來自烏斯藏的薩迦派僧首八思巴,元世祖忽必烈更封其為“大寶法王”,賜其玉印,執掌藏地吐蕃的政教大權,享有至高無上的職位。
而最短長的是,凡是隻如果鐵錐魚的衝撞之處,均是險要地形地點。一旦決口,就連搶護也是來不及。而鐵錐魚數量又多,前赴後繼不止。一味猛衝猛撞寧死不退,沿河住民見了畏如惡煞。
主管黃河治水河工的蒙元官員都是本來居住在西域,草原之人,對於本地河工底子一竅不通。不但如此,還將撥下來的治河經費按例貪汙調用。
時不時便見成群溺亡之人異化著箱籠什物,順水漂流直下,河道中的激流,仍以排山倒海之勢澎湃而來,捲起千層浪高,那被驚濤駭浪激起的旋渦,大大小小,一個接著一個,順著激流往下狂瀉,速率極快,轉眼消逝無蹤。
這是紅教中極有能力的陰火神雷,能力極大。夾著一團炊火,朝黃河洪波飛去。隻聽“波波波”連聲爆響,水花四濺中,鐵錐魚立時被炸死數百千條。
黃河乃是中國的第二大河,自青藏星宿海發源,長達萬餘裡。流經河南、山東、江淮等地,以是汗青以來都是以這些省分的水患最多。
滾滾濁浪便順堤岸決口狂瀉直下,轉眼間便淹冇了一大片,任誰連逃都來不及,不管人畜房舍,挨著便被捲去,存亡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