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照相之類[第6頁/共7頁]
戈爾基(1868―1936)通譯高爾基,蘇聯無產階層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福瑪・高爾傑耶夫》、《母親》和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
⑾指晉代文人劉伶等。《世說新語・任誕》中說:“劉伶恒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六合為棟宇,屋室為言衣,諸君何為入我言中?’”又《德行》中說:“王平子、胡母彥國諸人,皆以任放為達,或有赤身者。”
一質料之類
要之,S城早有拍照館了,這是我每一顛末,總須流連賞玩的處所,但一年中也不過顛末四五回。大小是非分歧色彩分歧的玻璃瓶,又光滑又有刺的神仙掌,在我都是珍奇的物事;另有掛在壁上的框子裡的照片:曾大人,李大人,左中堂,鮑軍門⑧。一個族中的美意的長輩,曾經藉此來教誨我,說這很多都是當今的大官,平“長毛”的功臣,你應當學學他們。我當時也很情願學,但是想,也須從速仍複有“長毛”。
但現在我們所瞥見的,已冇有卑鄙不幸地跪著的拍照了,不是甚麼會記唸的一群,便是甚麼人放大的半個,都很凜冽地。我情願我之常常將這些當作半張“求己圖”看,乃是我的杞憂。
(24)“識荊”語出唐朝李白的《與韓荊州書》:“生不消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厥後就用“識荊”作為初度識麵的敬辭。
(23)林琴南(1852―1924)名紓,號畏廬,福建閩侯(今福州)人,翻譯家。他曾由彆人丁述,用古文譯西歐小說一百七十多種,此中很多是本國文學名著,在清末至“五四”期間影響很大。到了“五四”期間,他是最狠惡反對新文明活動的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曾在給蔡元培的信及小說《荊生》、《妖夢》中,誹謗新文明活動者;此中《荊生》一篇粗心說:有田必美(暗射陳獨秀)、金心異(暗射錢玄同)、狄莫(暗射胡適)三人聚於歡然亭,田生痛罵孔丘,狄生主張口語,俄然隔壁走出一個偉丈夫荊生來,把三人吵架一頓。荊生是林琴南自況,魯迅在文頂用“識荊”二字含有雙關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