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14[第2頁/共4頁]
世人皆不足,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是謂微明。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三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七章
六合以是能長且久者,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五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道常有為而無不為。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常使民無知無慾。
揣而銳之,不生長保。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老子:「品德經」:第九章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道常知名。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四章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荒兮,其未央哉。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是以賢人之治,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老子:「品德經」:第八章
夫亦將知止,知止能夠不殆。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
處世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其次,親而譽之﹔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是謂襲明。
不知常,妄作凶。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其次,畏之﹔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荏弱勝剛烈。
《品德經》——《老子品德經》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悠兮其貴言。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下神器,不成為也,不成執也。
是以賢人有為,故無敗﹔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
複歸於樸,樸散則為器。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不自伐,故有功﹔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不尚賢,使民不爭
恒也。是以賢人處有為之事,
執大象,天下往。
何謂貴大患若身。
強行者有誌。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