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原配嫡女 - 第092章 老太爺教導

第092章 老太爺教導[第2頁/共4頁]

溫宥娘見六老太爺這般說,忙道:“請老祖宗見教。”

可六房確切冇多少人,六老太爺不過秀才功名,僅能免其賦,宅邸中也不過一二十口。這一點溫宥娘不過幾日便查得清楚。

六老爺點頭,與她闡發,“湖州高低湖兩地的莊子,大多為良田。雖交通比不過江州,但是其良田少為世家大族所占,故天下糧賦,湖州占其三。再者湖州乾旱水澇不過數十年一遇,其數年均產,非旱澇常見的江州可比。這類莊子,便是現在多少大族亦想買下來,留給子孫。”

溫宥娘回道:“兩個莊子漫衍於湖州兩處,高低湖邊相距甚遠,便是派人打理,自湖州來往於京中亦不便利。”

但她們姐弟是否要留下,溫宥娘卻有話說,“隻是要護送生母棺木回張氏祖地,我與餘卿盼著能送最後一程,還望老祖宗莫要多心。”

前人的辦理體例與當代人亦有分歧的處所,在溫宥娘看來的交通不便與不好辦理,對前人而言卻不是甚麼題目。

她現在還是真的有點悔怨過繼到六房了,就六老太爺這行事風格,她都完整附和不了。

“更何況,餘卿要退隱,天然須得先知天下局勢。各處莊子田產,便是越多越好,也好互通動靜。方不耳目閉塞。”

住莊子還是在都城中住在彆處,於六老太爺而言,也並無辨彆。相反莊子上的平靜,反倒讓他更喜好一些。

說到底,亦是各自的運氣。

要溫宥娘不過七八歲年紀就過繼於六房,溫宥娘長至現在的見地,便不是現在這般陋劣。

溫宥娘不曉得當年張府是如何買到這麼遠的莊子的,但以她的目光來看,在交通不甚便利的當代,購置財產要麼離長居之地近,要麼就要在祖地邊上。有些許閒錢,在交通便當措購置財產也行,但千萬不能看財產好而忽視交通及辦理方麵的要素。

當時兩人商討之時,是將他們姐弟算著入張府族譜的,隻是此時溫宥娘姐弟過繼於六房,及笄禮在那邊停止,卻也要扣問六老太爺之意了。

“足矣。足矣。”六太爺也不跟溫宥娘說了,直接往外走。

溫宥娘忙將之前在京中與張老伯爺商討的計劃說了出來,“外祖父之意是先將棺木送入京中,待及笄後再護送回樊城。也免錯過及笄禮。”

六老太爺天然也清楚,接著道:“便是六房下人不肯前去湖州,溫氏一族中人卻也有情願前去的。湖州離都城遠,但是卻離曲水頗近,不過旬日路程。遴選兩戶家中供有讀書後輩者,前去湖州打理兩個莊子。一來,能夠替餘卿皋牢族中人才,以便於今後退隱相互攙扶;二來,對餘卿在族中名聲亦能增加,有一日能立於全族之上,也少些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