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策書難決[第1頁/共4頁]
李隆基想了想,畢竟還是捨不得趕她們走,因而緩緩道:“顧青所奏之事,確切是極大的奧妙之事,……事關大唐百年大患,若計成,可一舉平之,大唐西南今後無憂矣。”
領著寺人走進花萼樓,李隆基正赤足盤腿坐在蒲團上,楊貴妃笑吟吟地為他斟酒,樓內一片歌舞昇平,絲竹之樂伴跟著翩翩起舞的舞伎,將都麗堂皇的花萼樓裝點得愈發奢糜。
楊貴妃幽幽道:“李太白的詩確切是當世第一,妾還記得他曾為我寫過的‘雲想衣裳花想容’那首,妾至今仍回味不已。”
李隆基遊移道:“此計……朕亦難說是否可行,看奏疏上所列利弊,彷彿很有可行之處,此計所破鈔的並非大唐將士的浴血廝殺,而是兵不血刃的絕其糧草,斷其莊稼,若照此而行,不出不測的話,三五年後吐蕃境內的糧食已支應不起子民和軍隊所需,當時朕興王師而伐,必勝。”
楊貴妃柔聲欣喜道:“陛下,李太白是慣例,他的才調太高,能承載他充足的張狂,大唐隻要一名李太白,也隻要一名不能容於朝堂的人才。陛下不必可惜,大唐除了他,另有很多人才,比如顧青,他的詩才亦不下於李太白,妾至今仍記得他寫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人間至情,皆在詩中……”
說著李隆基低聲將顧青的平吐蕃策說了出來,說完後二女神情震驚,李隆基的神采卻有些龐大。
萬春哼道:“父皇說的是正理,阿誰李太白也不是端莊人,傳聞他放浪形骸,不識禮數,且嗜酒如命,也隻要嗜酒之人才氣作出這等曲解的詩句。”
若他在千裡以外的安西得知本身的獻策被天子否了,該是多麼悲傷呀。
“顧青,哈哈,不錯,顧青確切是人才,特彆是能為朕所用,年事不大,可貴的是做人知進退,懂分寸,比李太白好太多了,當主帥也不錯,全殲吐蕃兩萬餘,大唐多年未曾有過的大勝,長安城內至今仍有臣民歌頌顧青的功勞,說來朕的臉上亦有光彩,文武雙全,進退有據,他是朕的霍去病,哈哈。”
見萬春昂然走出去,李隆基展開醉眼,開朗地笑道:“朕的洋乖囡來啦,哈哈,快來與朕同飲。”
李隆基深思好久,苦笑長歎道:“這個顧青,戰略如此大膽,遠在千裡以外都能令朕憂愁傷神,朕已垂老邁矣,壯誌早已消磨殆儘,何況要支出的代價太大,說是以大唐國運氣數豪賭一場亦不為過,亂世可貴,朕……實在賭不起。”
她成年後仍住在興慶宮,因為一向不肯婚配,李隆基又極度寵嬖她,隻好聽之任之。
樓內幾個大銅鼎裡生了炭火,將樓內的溫度烘得有點高,李隆基的模樣很有不羈名流的風采,暴露著前胸,解開了衣帶,就連髮髻也狼藉地披在肩上,眼神半醉地倚在楊貴妃身邊,摟著楊貴妃眯眼賞識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