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策書難決[第2頁/共4頁]
身後的高力士倉猝拍掌,揮手讓歌舞伎和樂工退出花萼樓。
此生獨一一次是栽在顧青手裡,一不謹慎被他看了個精光。
李隆基朗聲大笑,一旁沉默不語的萬春聽到顧青的名字,眼睛也亮了起來,不自發地彎成了新月。
楊貴妃柔聲欣喜道:“陛下,李太白是慣例,他的才調太高,能承載他充足的張狂,大唐隻要一名李太白,也隻要一名不能容於朝堂的人才。陛下不必可惜,大唐除了他,另有很多人才,比如顧青,他的詩才亦不下於李太白,妾至今仍記得他寫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人間至情,皆在詩中……”
“顧青,哈哈,不錯,顧青確切是人才,特彆是能為朕所用,年事不大,可貴的是做人知進退,懂分寸,比李太白好太多了,當主帥也不錯,全殲吐蕃兩萬餘,大唐多年未曾有過的大勝,長安城內至今仍有臣民歌頌顧青的功勞,說來朕的臉上亦有光彩,文武雙全,進退有據,他是朕的霍去病,哈哈。”
點頭感喟不已,李隆基忍著噁心持續看奏疏,然後神采俄然僵住,神采垂垂凝重起來,看了一半,李隆基俄然昂首,揚聲道:“高將軍,讓歌舞停下!”
李隆基想了想,畢竟還是捨不得趕她們走,因而緩緩道:“顧青所奏之事,確切是極大的奧妙之事,……事關大唐百年大患,若計成,可一舉平之,大唐西南今後無憂矣。”
楊貴妃幽幽道:“李太白的詩確切是當世第一,妾還記得他曾為我寫過的‘雲想衣裳花想容’那首,妾至今仍回味不已。”
李隆基歎道:“朕的大唐海納百川,包涵萬象,可容天下任何一個有才調的人,唯獨容不下李太白,可惜了人才……”
說完李隆基看了看楊貴妃和萬春,神情遊移剛要開口,萬春卻搖著他的胳膊撒嬌道:“父皇,顧青在奏疏裡說了甚麼,讓女兒也聽聽嘛,說不定女兒能為父皇出出主張,為君父解憂呢。”
李隆基嗯了一聲,道:“朕聽上麵的臣子說,當年的翰林待詔李太白去官出宮後,又作了一首新作,名曰《將進酒》,內裡有一句‘人生對勁須儘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此句尤得朕心,人生苦短,何不肆吾所欲,不枉來世一遭,哈哈。”
李隆基悠然歎道:“李太白……才調是極佳的,他的詩才說是大唐第一亦不為過,朕一向很喜好他的詩,可朕卻不喜好他這小我,古往今來,恃才傲物者多矣,李太白的張狂名聲,與他的詩一樣名震天下,如許的人在朝堂裡是活不悠長的,以是當年他要去官,朕順勢便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