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2頁/共4頁]
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
那人帶路到陳家來。陳三郎正在店中支分懈匠鋸木。那人道:“三郎,我引個主顧作成你。”三郎道:“客人若要看壽板,小店有真正姿源加料雙姘的在內裡;若要見成的,就店中但憑揀擇。”宋敦道:“要見成的。”陳三郎指著一副道:“這是頭號,足價三兩。”宋敦未及還價,那人道:“這個客長是買來舍與那蘆蓆棚內老衲人做功德的,你也有一半功德,莫要討虛價。”陳三郎道:“既是做功德的,我也不敢要多,照本錢一兩六錢罷,分毫少不得了。”宋敦道:“這代價也是公道了。”想起汗中角上帶得一塊銀子,約有五六錢重,燒香剩下,不上一百銅錢,總湊與他,還不勾一半。“我有處了,劉順泉的船在楓橋不遠。”便對陳三郎道:“代價依了你,隻是還要到一個朋友處惜辦,少頃便來。”陳三郎到罷了,說道:“任安閒便。”那人臍然不樂道:“客人既發了個美意,卻又做脫身之計。你身邊冇有銀子,來看則甚?”
姑蘇城外寒山寺,半夜鐘聲到客船。
次日起個黑早,在船中洗盥罷,吃了些索食,淨了口手,一對兒黃布袱馱了冥財,黃布袋安插紙馬文疏,掛於項上,步到陳州娘娘廟前,方纔天曉。廟門雖開,殿門還關著。二人在兩廊遊繞,旁觀了一遍,公然造得劃一。正在讚歎,“呀”的一聲,殿門開了,就有廟祝出來驅逐進殿。當時香客未到,燭架尚虛,廟祝放下琉璃燈來取火點燭,討文疏替他通陳禱告。二人焚香禮拜已畢,各將幾十文錢,酬謝了廟祝,化紙出門。劉有纔再要邀宋敦到船,宋敦不肯。當下劉有纔將布袱布袋交還宋敦,各各稱謝而彆。劉有才自往楓橋接客去了。
鼕鼕畫鼓催征掉,習習微風蕩錦帆。
說猶來了,隻見街上人紛繁而過,多有說這老衲人,不幸半月前還聽得他唸佛之聲,今早嗚呼了。恰是:
伍相吹蕭子吳門,韓王寄食於漂母。
三寸氣在百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宋敦入內,與渾家說知欲往郡城燒香之事。劉氏也歡樂。宋敦於佛堂掛壁上取下兩副布袱布袋,留下一副自用,將一副借與劉有才。劉有才道:“小子先往舟中服侍,玉峰可快來。船在北門大阪橋下,不嫌怠慢時,吃些見成素飯,不消帶米。”宋敦應允。當下忙忙的辦下些香燭紙馬汗張定段,打疊包裹,穿了一件新聯就的潔白湖綢道袍,趕出北門下船。趁著順風,不勾半日,七十裡之程,等閒到了。舟泊楓橋,當晚無話。有詩為證:
那劉有纔是宋敦最契之友,聽得是他聲音,趕緊趨出坐啟。相互不須作揖,拱手相見,分坐看茶,自不必說。宋敦道:“順泉本日如何得暇?劉有才道:“特來與玉峰借件東西。宋敦笑道:主舟缺甚麼東西,到與敝宅相借?”劉有才道:“彆的東西不來乾淩。隻這作,是宅上不足的,故此敢來啟口。”宋敦道:“果是敝宅統統,決不相吝。”劉有纔不慌不忙,說出這件東西來。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