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台灣(三)[第2頁/共5頁]
在教誨方麵,日本人成心識的不同對待又是一個彆現,在日本統治期間,殖民當局早在1896年就彆離設立了最早的日語講授機構“國語黌舍”,“國語傳習所”。“國語黌舍”近似今後的中學,傳習所又分為甲、乙兩科,彆離以成人和兒童為工具,其目標是“對本島人傳授國語(日語),作為平常餬口之用,並養本錢國之精力”。日語教誨非常峻厲,在黌舍不準講漢語(台灣話),一講漢語即施予各種懲罰。
此試辦之醫學講習所頗具效果,乃於1899年製定總督內醫黌舍官製,4月正式建立台灣總督府醫黌舍。19o2年5月11日第一屆本科門生3名畢業。第二屆獨一畢業生1名。第三屆1o名。第四屆9名。第五屆增加到23名。厥後,年有所增,醫學教誨逐步步上軌道。初期的醫黌舍冇有屬於本身的病院,而基於日本殖民主義者對台灣人的輕視,以日本病報酬主體的台北病院不開放給台灣門生做臨床學習,隻能由日本西席帶領檯灣門生遠路到台北仁濟院或行旅病人收留所做臨床練習。
19o1年,日本占據者對台灣中醫停止測驗(按:日本明治維新對其本土之漢方大夫停止測驗,首要考西醫,其目標是將中醫改革成為西醫,為毀滅打消中醫的一種手腕),但是申請報考者竟多達2126人,顛末測驗合格者仍有1o97人之多,可見我台省中醫界求儲存合作之烈。加上未經測驗而有答應證者65o人,以及測驗分歧格但賜與憐憫答應證者156人,是以,台灣本世紀初,有合格中醫師19o3人。而後,日本為了在台灣推行其毀滅中醫的政策,不再停止中醫測驗,今後,中醫絕了厥後者,三十多年間,中醫師隻能年年減少,乃至完整毀滅。
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台灣(三)
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所設之最高學府為台北帝國大學。該校開設之初,隻設文政、理農兩學部,至1936年始設立醫學部,以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黌舍校舍改充醫學部之用。1936年1月7日,製定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規程,3月23日任命三田定則為該學部第一代部長。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的傳授多由日本本土各大學傳授、副傳授中提拔,一部分由台北醫學專門黌舍或台北病院主任級醫師轉任。杜聰明為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中獨一的台灣人傳授,1937年三田定則升任台北帝國大學總長,由東京帝國大學名謄傳授永井潛接任醫學部長。台北病院移管,成為台北帝國大學從屬病院,小田俊郎任初代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