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第1頁/共5頁]
彷彿又回到了壽春那一晚,這個渾身濕透的女子倔強地將傳國玉璽的印記往他麵前一拍,橫眉立目地叫他周公瑾,要他保其兄妹安然。
“不若按兵不發,曹操南下,荊州非論是戰是降,當時再出兵,則名正而勢從。”
“我出兵時,你許我之事,可不準不認。”
周瑜腳步微微一頓,眉梢一挑:“如何,不敢去?”
而另一方麵……恰是因為徐庶的這番躊躇。
徐庶告彆分開,偌大的前院裡就剩下了李睦和周瑜兩人。身後大家的爭辯聲還是不斷於耳,特彆是呂蒙和程普,一個語聲激昂,一個則中氣實足,時不時另有拍案聲一下一下傳出來。
兩人的手被廣大的衣袖擋住,十指緊扣交握在一起,跟著同起同落的步子漸漸搖擺,李睦伸一根手指在周瑜手背上悄悄撓來了一下,又仰起下巴,眨一眨眼,開端談起了前提:“我先嫁你為妻,然後持續做孫權,隨你一起出征,好不好?”
李睦一時說不出話來。初到尋陽時,她確切是對水陸城門的道理極其獵奇,故而周瑜當時纔會提及此後帶她細看。後因戰事繁忙,卻畢竟隻能先送她個木雕的模型。但這一年多來,李睦早就見過很多真正的水陸城門,不說其他,光是吳郡當中,就稀有道如許的流派。
也恰是因為如此,她才決計讓徐庶“得閒之時替她跑一趟”。若徐庶心中介懷,非論是因為黃月英,還是因為這個“智囊”之銜,都能夠一向“無閒”下去。
徐庶安然一笑,不答反問:“那明公到底讓是不讓?”
徐庶一時冇明白她的意義,但也聽到了身後的腳步聲,跟著轉頭,恰見周瑜皺眉,將她的那句話解釋了一下:“荊州降曹,曹操挾令天子之勢,荊襄名流不管是從主還是從勢,都會跟著一同降曹。”
看著麵前的女子目瞪口呆,周瑜不由朗聲大笑,緊接著又學著她方纔口氣來了一句:“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我現在身在江夏,不便涉足荊襄,先生既與諸葛孔明是舊識,便勞煩得閒之時替我跑一趟,請這位高纔出山互助。我軍中智囊一職,虛席以待。”
“你要我將荊襄之地讓給曹操?”李睦看著他,心中悄悄吃驚。汗青上,確切是劉表身後,其季子劉琮開城投降,劉備連孫抗曹,周瑜從曹軍手中打下南郡,故而纔有了劉備向孫權借荊州一說。荊襄之地,顛末這麼一番轉手,後數十年內,再無人思疑孫權對其具有統治權的合法公道性。
卻不想周瑜記至現在……
“地能夠讓,人卻不能讓。”李睦閒閒負手,緩緩踱步,一個轉頭,就看到周瑜也跟了出來,踏著滿院銀華,不覺揚眉一笑。
李睦與黃月英訂交摯誠,知她不是冒然無狀,不知天高地厚,世情險惡的天真女子。她會以本家之名向黃射借人護送她江上行舟,卻能放心隨徐庶遠行,明顯對他極其信賴。但不管如何,黃月英既然冇表態,那她就不能點破此中關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