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頁/共4頁]
周瑜正自細思,李睦說完了閒事,朝他點了點頭,又拍了拍馬頸頸側,就籌辦掉頭歸去了。
或者,也能夠同甘寧參議一番。他既號稱錦帆賊,就不曉得這麵錦帆能不能也飛揚到海麵上去。
馬背上英姿矗立的男人眼神溫和,又極其專注,溫潤的笑意當中,又帶一點點期盼。
這個期間的人,骨子裡以身處中原之地為傲,論及出海,頭一個反應就是未野蠻的蠻夷之邦,不成去亦不成達的荒蠻之處。再加上造船技術的不完整,陸戰水戰,還向來冇人想到過另有海戰一途。就連之前送貢的三韓大船,也隻是製作得體型龐大,船底加固抗擊風波罷了,用來運送貢品,十艘裡能有兩三艘順利到達已是不易,更彆提出戰了。
將李睦送回軍中,與太史慈和高順一同先從淮陰往南撤兵,周瑜則籌辦再來回一趟壽春。但是才分開虎帳,就聽到身後馬蹄聲響,倒是李睦從後追了上來。
但是最末端一句,倒是她族中欲與荊州龐氏聯婚。
周瑜眉梢輕揚,表示兵士在火線當場歇息,本身調轉馬頭,就迎了上去。
這省下來的人力物力,該能多做多少事啊!
徐州東麵對海,外洋有島,此中另有與遼東四郡毗鄰的三韓小國,作為大漢藩屬,若非中原戰亂,也是年年朝貢,以托庇護。
她從廣陵回城的路上,用算籌的反正擺列代替四捨五入湊整了的阿拉伯數字,再隱去重力加快度的默許數值,卻儲存運算符,寫下羽箭離弦以後平拋活動的擺列演算法,再加上一小壇蒸餾烈酒,算是複書以及回禮,派人一同送去給黃月英。
李睦捏著韁繩瞪他一眼:“好好說話!”
李睦模糊猜到這要與黃氏聯婚的龐氏人選多數就是這個龐林。但黃月英是諸葛亮之妻,李睦策畫了一下,這個烽火滿地,豪傑輩出的光陰裡,有跺一頓腳就能跺出地動來的曹操袁紹,也有一屁股就能坐成定海神針的劉表,她這雙胡蝶的翅膀固然還能扇兩下,但還遠冇有竄改天下大局的力道——起碼現在冇有。那黃氏與琅琊諸葛的聯婚,遠在荊州,天然也不會被她影響到。
周瑜終究笑出聲來:“之前給你的壽春詳報,是我親筆所書,字字在心。再送軍報時,不必再帶太公六韜,我也能看得懂。”
“權公子這曬鹽之法公然可行!”張昭行到李睦麵前,朝她深深見禮,明顯情感極其衝動,“取水於海,取曬於日,所耗人手不敷煮海製鹽三成,而所得……所得已多了整整四成!”
李睦這麼一提,周瑜順勢想了想,也感覺確切可行。隻不過他現在統領的水軍戰船固然要比曹操袁紹等長年在北地交戰的軍隊精銳很多,但江河行舟到底吃水較淺,風波也與海上全不能比,若要真正出海,還真要細心考慮一番纔好。